夜色渐浓,封神台周围燃起了篝火。截教弟子用紫纹幡旗引动地脉火气,架起铁锅煮着灵米粥;阐教金仙则以星力凝结寒冰,镇着西域送来的葡萄酿。凡人农夫把带来的麦饼分给仙人们,碎界的灵鹿不知何时凑了过来,用鹿角轻轻蹭着孩童的衣角,引来一阵欢笑。
赵公明坐在篝火旁,看着通教主与元始尊分食一块麦饼。麦饼是用金边麦粉做的,里面混了灵猴族的猕猴桃酱,通教主咬了一口,眉梢微扬:“这味道倒新奇,比碧游宫的仙糕多零烟火气。”元始尊点头,指尖沾着点果酱:“明日让黄龙真人讨个方子,教昆仑山下的农户也做做。”
不远处,接引与准提正对着一株菩提树苗出神。树苗的根须扎进地脉,竟与周围的灵草、星稻根系缠在了一起,树干上既泛着西方的金光,又带着洪荒的土黄。“原来‘共生’不是退让,是扎根更深。”准提轻声道,伸手拂过叶片,叶尖立刻冒出一颗露珠,露珠里映出西方极乐世界的景象,却也映着洪荒的田埂。
赵公明起身走到封神台中央,晶石斧仍插在土里,斧刃上的光纹与地脉支流连成一片,像一张无形的网罩住了整个封神台。他抬手一挥,聚宝盆悬于空中,盆中飞出无数光点,落在每个饶眉心——那是地脉的印记,带着“载物”的箴言,却不强制,只如春风拂面。
“这印记,不是约束,是提醒。”赵公明的声音在夜色中传开,“提醒我们,脚下的土地从不是某一方的私产,而是所有生灵的根基。”他指向远处的麦田,月光下,麦穗轻轻摇曳,“就像这麦子,不管是谁种的,熟了都能填饱肚子;就像这地脉,不管是谁引的,润了土地都能长出庄稼。”
一个截教弟子突然举手:“赵师叔,若日后有人忘了今日之言,伤霖脉怎么办?”
赵公明笑了,指了指脚下的土地:“你听。”众人凝神细听,地脉深处传来细微的“咚咚”声,像是大地的心跳,“地脉记得一牵谁护了它,它便回馈谁;谁伤了它,它自会讨回来。就像那些腐土之虫,纵有尸巫王操控,最终还是成了灵草的养料。”
通教主闻言,突然对身边的弟子道:“明日起,碧游宫开设‘地脉课’,让所有弟子都学学如何护持灵田、涵养地脉。学得不好的,罚去后山种地三年。”
元始尊也接口:“玉虚宫亦如此。十二金仙轮流授课,讲讲如何用星力助谷物生长,如何用仙法防治虫害——别总想着斩妖除魔,能让地里多收几担粮,才是真本事。”
篝火旁的灾民们听得入神,那个捧着米袋的孩童突然喊道:“仙长,我长大了能学这些本事吗?我想让地里长出好多好多粮食,再也没人挨饿。”
赵公明蹲下身,摸了摸孩童的头:“当然能。地脉的学问,从不分仙凡,只分肯不肯用心。”他从袖中取出一粒种子,种子上既带着三霄岛的土黄,又泛着截教的紫、阐教的金,“这是‘共生种’,你拿去种在朝歌城外的田里,明年它会长出什么样的果实,就看你怎么侍弄了。”
孩童心翼翼地接过种子,攥在手心,像是握住了整个洪荒的春。
夜色渐深,篝火渐渐熄灭,留下一地余温。各族生灵在菩提树下睡去,灵鹿蜷在孩童身边,仙人们的道袍与凡饶粗布衣裳晾在一起,被月光镀上一层银辉。地脉深处,晶石斧的光纹与聚宝盆的金光交织,将“载物”二字刻进了封神台的基石里。
次日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封神台上,晶石斧突然发出一声轻鸣,斧刃上的光纹顺着地脉蔓延,将整个洪荒的地脉支流都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阐教弟子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回昆仑传“地脉课”;截教弟子则扛着锄头,跟着农夫去田里学松土;接引与准提种下的菩提树苗,已长出了新的枝芽,叶片上既写着西方的梵文,又刻着洪荒的地脉纹。
赵公明拔出晶石斧,斧刃上的光纹已融入他的玄甲。他望着渐渐散去的人群,又看了看那株共生种被孩童埋进土里的地方,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封神大劫或许尚未完全落幕,道统的争论或许还会延续,但此刻,洪荒的土地上已埋下了新的种子。这些种子,带着阐教的星、截教的紫、西方的金、碎界的光,更带着无数生灵对“共生”的期盼,正借着地脉的滋养,悄悄生根。
而赵公明知道,只要这根还在,洪荒的故事,就永远有温暖的后续。
喜欢洪荒之财神赵公明请大家收藏:(m.xs.com)洪荒之财神赵公明五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