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落在封神台的裂缝上,那些曾被剑气割裂的痕迹里,正钻出细密的草芽。赵公明看着弟子们自发为灾民搭建草棚,截教的紫纹幡旗与阐教的杏黄旗在棚顶交错,幡角相触时,竟泛起淡淡的金光——那是两教灵气相融的征兆。
“公明师弟,你这土墙拆得好。”通教主的拂尘扫过草棚的木柱,柱上立刻冒出一圈青苔,“但教义之争,不是一袋灵米就能抹平的。”他指尖弹出一缕紫气,落在不远处的空地上,紫气消散后,长出一株带着紫纹的灵草,“你看这草,生是截教的根,若强要它学阐教的星稻开花,反倒是害了它。”
元始尊从庆云中降下,袖中飞出一粒星稻种,落在灵草旁。种子落地即生,稻穗上的金光与灵草的紫纹交相辉映,却各成姿态:“通此言有理。道不同,不必强同,但可相邻而长。”他看向正在田边教灾民辨识草药的黄龙真人,又望了望帮着修补农具的截教弟子,“就像这些生灵,各有各的活法,却能在同一片土地上喘气。”
赵公明正弯腰帮孩童拾起掉落的米袋,闻言笑道:“两位师兄的,不正是‘同根不同态’的道理?”他指着灵草与星稻之间的土地,那里有几只蚂蚁正搬运着一颗谷粒,既爬过紫纹草叶,也踏过金色稻根,“你看它们,从不在乎草是紫的还是稻是金的,只顾着把粮食搬回家。”
话音未落,西方突然传来一声佛号,金光如潮水般涌来。接引与准提踏着莲台而至,莲瓣落在地上,竟与地脉的土黄色灵光相融。“东方道统之争,何必动刀兵?”接引的声音温和如春风,“我西方赢极乐土’,可容万法共生,不如……”
“不必。”赵公明抬手打断,聚宝盆在空中一转,映出洪荒各地的景象:昆仑的星稻与碎界麦共田,东海的海草缠着灵猴藤,西域的葡萄园里,尸巫后裔正与凡人一同酿酒。“洪荒的土地,足够容下所有道统,不必去什么极乐土。”他的声音顺着地脉传开,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这里的生灵,要在自己的根上开花。”
准提的目光落在聚宝盆映出的景象上,眉头微蹙:“可纷争终会再起,难道要靠你这地道之力,永远调停?”
“不必调停。”赵公明将晶石斧插在封神台中央,斧刃上的光纹与地脉相连,“地脉会记着谁护了生机,谁断了根芽。就像当年的沉渊兽,凶性再烈,也敌不过一碗灵米汤;就像碎界的生灵,初来乍到,也能在洪荒的土里扎根。”他看向阐截二圣,“道统可以争高下,但不能伤了这土地的根本。否则,不用道惩罚,地脉自会收回馈赠。”
通教主突然大笑:“好!就依你!我截教弟子若敢滥韶脉,不必道出手,我亲自清理门户!”他拂尘一挥,万仙阵的杀气彻底散去,化作漫紫雨,落在田里,竟让麦穗瞬间饱满了几分。
元始尊也颔首:“玉虚宫若有弟子恃强凌弱,毁人稼穑,定废其修为,贬入凡间,亲尝耕种之苦。”庆云垂下金光,落在灾民的草棚上,棚顶立刻多出一层避雨的光幕。
接引与准提对视一眼,莲台的金光渐渐收敛。准提轻叹:“东方地脉,果然有独到之处。”接引则合掌道:“既然如此,我西方愿送‘菩提籽’,种于洪荒各地,枝叶可遮风挡雨,也算尽一份心力。”
菩提籽落地生根,瞬间长成参大树,枝叶覆盖之处,无论是阐教弟子、截教仙人,还是逃难的凡人,都在树荫下找到了一席之地。有截教弟子摘下一片菩提叶,发现叶纹里竟藏着截教的紫纹;阐教金仙细看枝桠,见木纹中泛着淡淡的星光——这树,竟也懂得“同根不同态”的道理。
赵公明望着这一切,玄甲上的地脉纹路与地共鸣。他知道,封神大劫的硝烟并未完全散尽,道统的争论也会在岁月中反复。但此刻,当阐截的灵光与菩提的金光一同落在田埂上,当灾民的笑声与仙人们的交谈混在地脉的嗡鸣里,他分明感觉到,预演中的“共生”,正在以一种更真实、更坚韧的方式,慢慢生长。
夕阳西下时,封神台周围已长出一片新的原野。灵草与星稻相邻,菩提树荫下,各族生灵围坐在一起,分食着用灵米、金边麦、葡萄酿做成的食物。赵公明坐在田埂上,看着孩童们追逐打闹,他们手里拿着的,既有截教的幡旗,也有阐教的星符,还有用菩提叶编的风车。
地脉深处,那道曾在预演中出现的“同根网”虚影,正随着生灵的笑语,一点点凝实。赵公明知道,这张网不会一蹴而就,却会在每一次播种、每一次守护、每一次包容中,变得更加坚韧。
因为洪荒的根,早已在所有生灵的心里,扎下了名为“共生”的芽。而只要这芽还在,无论多少风雨,总会有迎来丰收的那。
喜欢洪荒之财神赵公明请大家收藏:(m.xs.com)洪荒之财神赵公明五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