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

孤狼里的孤狼

首页 >> 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 >> 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边荒枭龙 红楼之小兵传奇 刘宋风云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包拯历险记 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风雪持刀人 奋斗在嘉靖年间 牧渊:我在大渊搞扶贫
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 孤狼里的孤狼 - 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全文阅读 - 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txt下载 - 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46章 刘玄德三顾茅庐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刘备承诺陈泰出兵刘尨之后,深知此番征战,非有贤才相助不能成功。

其麾下陈群、娄圭、董昭虽皆有智谋,然与刘尨军中那众多足智多谋之士相较,却略显逊色。

刘备心中明白,欲成大业,必得广纳贤才,充实智囊团。

他见陈泰乃世家大族,人脉广泛,想必知晓诸多隐匿于世间的贤能之人,遂满怀期待地向其请教,恳请推荐贤才。

陈泰见刘备态度诚恳,心中思忖一番后,缓缓开口道:“主公,河东郡有一智者隐居,此人姓胡名昭字孔明。(不是套用诸葛亮的字,胡昭确实字孔明)其才学非凡,精通战阵谋略,可谓上马能领军,驰骋沙场,下马能治民,安邦定国,实有陈平之才,姜尚之谋。若得主公招揽,必能为大业助力。”

刘备闻之,不禁大喜过望,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盏明灯,照亮了他逐鹿下的道路。当下心中便决意,定要将这位胡昭先生请出山来。

陈泰见事情已了,便启程回颍川,准备全力协调家族事务,以确保与陈登的合作无间,为共同对抗刘尨奠定坚实基础。

刘备这边,则迅速吩咐郭太、杨奉、董昭等一众将领着手调兵遣将之事,并妥善调拨粮草,做好出征前的一应准备。而他自己,则带着关羽踏上了寻访胡昭的征程,欲尽快将这位大贤请至麾下。

二人一路奔波,终于寻到了胡昭的隐居之地。那是一处幽静的山谷,四周青山环绕,绿树成荫,一条清澈的溪潺潺流过,溪边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宛如世外桃源。

刘备与关羽沿着那蜿蜒曲折、落英缤纷的径徐徐前行,不多时,便瞧见一座古朴简陋的茅屋静立在一片葱郁翠影之郑茅屋四周,繁花似锦,蜂蝶翩跹,恰似一幅然的田园画卷。

刘备整了整衣衫,神色端肃,率先一步踏入那院之中,目光瞬间锁定在一位正于花丛间悠然忙碌的老者身上。

那老者身着一袭洗得泛白的粗布长衫,虽服饰朴素,然身姿却透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清雅。他手持花剪,动作轻柔而娴熟,似在雕琢一件件稀世珍宝,对周遭的一切仿若浑然不觉。

刘备赶忙趋步上前,距老者三步之遥时,停下脚步,深施一礼,恭声道:“敢问可是胡昭先生?在下刘备,汉室宗亲,久慕先生高名,如雷贯耳,特携二弟关羽冒昧前来拜见。今汉室倾颓,奸佞盈朝,百姓深陷水火,苦不堪言。备虽愚陋,却矢志兴复汉室,解民倒悬。久闻先生胸怀经纬地之才,精通战阵谋略,实谋世之奇贤。若先生肯出山相助,如暗夜之烛炬,必能为这乱世拨云见日,成就不世之功,使万民重归太平盛景。万望先生怜恤苍生,应允备之恳请。”

言罢,刘备直起身来,目光诚挚而炽热地凝视着胡昭,眼神中满是期待与渴慕。

胡昭微微抬首,手中花剪的动作稍缓,目光淡淡地扫过刘备与关羽。只见刘备面容和善,眼神中透着一股坚毅不拔的执着与悲悯饶情怀,虽风尘仆仆,却难掩其英气与仁厚。

而关羽身姿魁梧,凛凛而立,丹凤眼微眯,卧蚕眉倒竖,不怒自威,犹如神下凡。

胡昭心中暗自思忖,此二人仪表不凡,然自己早已心向林泉,超脱尘世,对世间功名富贵视若浮云,毫无眷恋之意。

胡昭轻轻摇了摇头,神色平静,语气淡然地道:“刘皇叔,您的来意老夫已然知晓。然老夫久居山林,朝赏云霞,暮观落日,与花鸟为伴,同山水为邻,早已习惯了这清幽宁静、与世无争之生活。世间的功名利禄、权谋争斗,于老夫而言,不过是过眼云烟,徒增烦恼罢了。还请皇叔莫要再行劝勉,且速速离去,勿扰老夫的清修。”

言毕,胡昭便不再理会刘备,自顾自地继续手中修剪花草的活计,仿佛刘备等人与这周围的草木山石无异,皆入不了他的心境。

关羽在一旁见胡昭如此决绝,不禁浓眉紧皱,虎目圆睁,心中涌起一股不悦之情。

他跨前一步,声若洪钟,震得四周的花草似乎都微微颤动:“先生,我大哥乃汉室宗亲,心怀下,仁义布于四海。今不辞辛劳,亲至贵地,诚心相邀,实是为了拯救苍生,复兴汉室之大义。您为何如此固执己见,拒人于千里之外?难道您忍心看着汉室江山崩塌,百姓于战火中哀号挣扎吗?”

关羽言辞恳切,然语气中却不自觉地带着几分刚直与鲁莽,那股子与生俱来的霸气与威严展露无遗。

胡昭闻关羽之言,手中花剪微微一顿,抬眼望向关羽。

见他威风凛凛,气势磅礴,犹如战神临世,心中不禁暗叹其英武不凡。

然胡昭只是微微一笑,神色依然从容淡定,缓声道:“关将军,老夫并非铁石心肠,对百姓之苦亦非视而不见。只是老夫深知自身之才疏学浅,且这世间纷争错综复杂,绝非仅靠武力便可轻易平定。老夫唯愿在这山林之中,守一方净土,安度余生,诵经悟道,与自然相融。还望将军莫要为难老夫,且归去吧。”

关羽还欲再言,刘备急忙伸手拉住他,向胡昭再度行礼告辞后,无奈地转身,缓缓离开了那座茅屋。

回到住处,刘备心中始终放不下胡昭之事。

他深知,若能得胡昭相助,犹如鱼得水,大业可期。

于是,隔了三日,他不顾旅途劳顿,又带着关羽和刚回到弘农的张飞前来拜见胡昭。

此次前来,刘备心中更是充满了期待。他们沿着上次的路径,再次来到了胡昭的茅屋前。

然而,却发现茅屋的门紧闭着,周围一片寂静,不见胡昭的踪影。刘备心中明白,胡昭这是有意避而不见,但他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请贤的决心。

他带着关羽和张飞,恭敬地站在茅屋前,静静地等候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烈日高悬,炙烤着大地,刘备三人汗流浃背,但他们依然纹丝不动,眼神中透着一股执着与坚定。

张飞本就性急,等了许久不见胡昭,心中有些不耐烦,他大声道:“大哥,这老儿如此不识好歹,俺们何必在这里苦苦等候?不如直接闯进去,将他带出来便是。”

刘备连忙呵斥道:“三弟,休得胡言!先生谋世大贤,我们必须以礼相待,切不可鲁莽行事。”

关羽也在一旁点头道:“三弟,听大哥的话,莫要坏了大哥的大事。”张飞无奈,只得闭上了嘴,继续陪着刘备等候。

直到黑,胡昭依然没有出现。刘备心中虽有些失望,但他还是对着茅屋深深鞠了一躬,道:“先生,备今日打扰了,改日再来拜访。”言罢,便带着关羽和张飞离开了。

又过了三日,刘备再次来到了胡昭的隐居之地。这次,或许是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胡昭并未躲避,而是在茅屋前等候着他们。刘备见胡昭露面,心中大喜,急忙上前拜见。

胡昭看着刘备,眼中多了几分动容。他缓缓道:“刘皇叔,您的诚意老夫已看在眼里。这几日,老夫也一直在思考您的话。如今汉室确实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老夫虽想置身事外,但心中却也不忍看着汉室就此沉沦。只是老夫有一事不明,皇叔您凭什么认为自己能够兴复汉室,拯救苍生呢?”

刘备见胡昭有所松动,心中大喜,他神色庄重地道:“先生,备虽出身贫寒,但身为汉室宗亲,自当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多年来,备辗转各地,广结豪杰,虽历经磨难,却从未放弃。备深知,得民心者得下,如今百姓苦于战乱,渴望太平。备若能得先生相助,必当以仁义为本,善待百姓,广施仁政,招揽下英才,共同对抗奸佞,恢复汉室正统。”

刘备罢,眼中闪烁着泪光,他想起了自己多年来的坎坷经历,想起了那些在战乱中受苦受难的百姓,心中感慨万千。

胡昭静静地听着,心中也被刘备的话所打动。他看着刘备,仿佛看到了一位心怀下、志在苍生的仁者。

胡昭沉思片刻,终于点零头,道:“皇叔,您的诚意与大志,老夫已深感钦佩。既然如此,老夫便愿出山相助,与皇叔共扶汉室,拯救苍生。”刘备闻之,顿时喜极而泣,他连忙拜谢道:“先生之恩,备铭记于心,定当不负先生所望。”关羽和张飞在一旁也面露喜色,他们知道,大哥此次请贤成功,大业有望。

于是,胡昭收拾行囊,跟随刘备离开了隐居之地,踏上了兴复汉室的征程。

刘备深知,有了胡昭的相助,他在这场与刘尨的对抗中,又多了一份胜算。

喜欢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请大家收藏:(m.xs.com)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五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穿越古代之靠山吃山 重生宠花暖且香 重生1985,开局荒地六十亩 超神直播间 御兽:我激活了最废系统 混沌元尊之主 诡异的公交车 传奇名将[足球] 魔门败类 抗战:从加强团到装甲集团军 冠军之篮 御道阴阳录 龙王出狱,我靠师姐就能无敌 贝吉特: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港岛:我的系统是警队升职器 妹子对我好点 挂名赘婿 82年的我 穿越年代:卷!从小山村开始 魔王与勇者的边境生活
经典收藏 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 春秋演义之鲁帝一统 边荒枭龙 黑土龙魂 无敌万岁爷 大唐:陛下,您就低头认错吧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剑锋上的尊严 大唐情报局 江山战图 马超重生大宋朝 少女航线 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 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 水浒:大宋脊梁高太尉 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 永乐大帝 一品县令 夜金銮
最近更新 一把大狙闯大明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我的餐馆通古代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关于冒充未来大秦丞相的那些事 封疆悍卒 汉阙三国梦 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三国之争霸天下 李淳风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大周第一纨绔 我在大明开医馆 明末钢铁大亨 重生野生时代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 孤狼里的孤狼 - 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txt下载 - 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最新章节 - 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