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之祸害

木允锋

首页 >> 大清之祸害 >> 大清之祸害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一品媒官 山水行记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 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 回到明末做枭雄 中世纪崛起 大乾杀猪匠 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
大清之祸害 木允锋 - 大清之祸害全文阅读 - 大清之祸害txt下载 - 大清之祸害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六十六章 气势如虹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慈溪。

“关城门,快关城门!”

京口将军马自德率领不到两百骑兵一头撞进慈溪县城,紧接着不顾一切地大声吼道,之前跑进城的士兵赶紧慌乱地关闭慈溪东门的城门,几乎就在两扇城门合上的瞬间,远处已经出现了一片银色反光。

护城河上的吊桥同时拉起。

河边数百名刚刚到达的溃兵拼命喊着,甚至干脆跳进了并不算深的护城河,跑到城墙底下哀求着上面的人打开城门,还有几个手快的直接平了正在拉起的吊桥上。

而在五十丈外一队明军士兵毫不留情地一顿刺刀捅倒几十名残余八旗士兵,紧接着列队举起手中步枪,负责指挥的哨长一挥军刀,近两百名士兵几乎同时扣动扳机,伴随着清脆的枪声,密集的子弹瞬间飞出,城门口拥挤的清军成片倒下。

那些明军士兵没有上前,而是站在原地迅速开始装弹。

“快,开炮!”

刚刚冲到城墙上的马自德大声吼道。

他面前那些惊魂未定的士兵们,慌乱地推着守城的几门大炮开始瞄准明军。

但他们却没注意到,仅仅两百多丈外一处山上,四门明军营属青铜四斤半炮的炮口,已经完成了最后瞄准,站在旁边的明军第一营所属炮队队长,猛然一挥手中令旗,四名主炮手瞬间完成点火。就在城墙上火炮瞄准那队明军步兵的同时,四门大炮炮口立刻喷射出火焰,四枚开花弹呼啸着砸在城墙上,其中两枚因为引信截得太短,还没落地就在半空炸开,虽然四斤半炮开花弹威力不足,其实也就是个意思而已,但已经成了惊弓之鸟的清军还是吓得一哄而散。

“玛的,这打得叫什么仗?”

马自德就像个家被推平的老农般,蹲在城墙上悲愤地捂着脸。

他是马进忠的儿子,马进忠病死后,永历已经算是大势已去,没有任何希望了,在那些部将怂恿逼迫下降清,后来被编入汉军正黄旗,这些年倒也混得不错。

而此时明军那四门炮依然在不断炮轰城墙,因为距离太近,甚至换上了散弹,直接对着城墙横扫,清军守城火炮都是固定的,无法抬高到足够仰角,根本无法对它们构成威胁,结果四门大炮把慈溪东门城墙上打得一片狼藉,紧接着更多明军源源不断开到,很快就连炮兵一营的重型野战炮也被战马拖了过来。

负责进攻慈溪的是刚刚组建不久的陆军二旅,旅长是原步兵一营营长冯祯。

目前这个旅下辖三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另外还有约三千饶义勇军,也就是镇海协助守城的青壮年,未来还将从这三千青壮年中再挑选一部分编成这个旅的第四个步兵营,现在只能先这样凑合着,他们一路撵着约三万向余姚溃败的清军到这里,沿途被他们打死的有五千多,被俘加当逃兵跑散的有一万多,还有一万多跑进慈溪县城。

这时候的慈溪县城实际上是慈城镇,基本上算是宁波这片平原的北大门。

“开火!”

炮兵一营新任营长王昭大吼一声。

十八门九斤炮同时发出怒吼,一枚枚开花弹直奔城墙上,紧接着慈溪东门城楼就淹没在一片爆炸的火光郑

“进攻!”

旅长冯祯挥舞军刀吼道。

两个步兵营和三千义勇军立刻抬着就近找来的梯子,冲向这座不大的县城,城墙上那些清军也知道现在没有别的选择,在明军的炮火中拼命用火炮,火绳枪,弓箭一块儿向着明军开火,不过收效甚微,城墙上火炮被压制,弓箭射不穿明军胸甲,也就火绳枪勉强有点用。

激战中并没有注意到明军中间还有一些奇怪的东西。

那是一些手推车。

每辆车上都有一根用途不明的粗管子,不过肯定不是大炮,那只是一种铁皮管,被捆在手推车中间的架子上,因为太长了前后都伸出一大截,被那些义勇军推着向城墙下狂奔,在这东西周围全是抬着梯子的明军。此时在城外明军十八门重炮,十二门轻炮都在各自以每分钟几乎一发的频率拼命炮轰城墙上,而且全部都是开花弹,再加上还有一营步兵分散开,持续不断向着城墙射击,那些守城清军根本不敢露头,很快就让明军冲到了护城河对面。紧接着那些手推车被架在河边,一共二十辆手推车上二十根粗铁管同时对准了城门,然后其中一根旁边导火索被点燃。

好吧,这就是杨丰给明军设计的最主要攻城武器。

一枚两百斤重的重型火箭骤然从发射管飞出,尽管这种初级版火箭炮射程短,精度差,但抵近到不足三十米距离上,攻击城门这么大目标还是很有效的,这枚重火箭喷射着火焰一头撞在城门上,内装的近八十斤火药瞬间被引爆,恐怖的威力不但把木制包铁的城门直接炸成碎片,还把城门洞都炸塌了一块。

“继续开火!”

旅属重火箭哨哨长很满意地。

然后接下来剩余十九枚重火箭以极快速度不断飞出,前方慈溪城墙一截截不断崩塌,短短不到一分钟后,不但东门被炸没了,整个城墙上还炸开了一个十几丈宽的豁口。

“冲啊!”

家就是慈溪县城的第二营营长挥舞军刀大吼道,第一个冲进了护城河。

这时候清军已经崩溃了。

因为不但明军进城了,就连城内青壮年也一边喊着杀鞑子一边剪掉辫子,拿着各种临时找来的武器杀出来,自知无力回的马自德也顾不上管手下了,这种时候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吧,他带着一百多亲信出了西门直奔余姚而去,在他后面那些刚到这里不久久的清军溃兵也只好继续溃败。

慈溪就这样易主。

而就在此时,宁波城下东渡门外,一字排开的十一艘明军巡洋舰上,一百多门大炮正在持续不断地狂轰这座城门,尤其是英国人送来的那五艘,上面除了十二磅炮还有十八磅的,给它们配的开花弹装药两斤多,那巨大的威力炸得宁波城墙上清军一片哀鸿。这还亏得因为甬江水深不够,战列舰队开不过来,否则那上面还有五十八磅的,一枚炮弹四十多斤重,开花弹装药近十斤,一发炮弹轰平一座城楼都很轻松。

“王爷,咱撤吧!”

宁波府衙里,赵宏灿跪在地上,前几被胤礽打得还没完全好的猪头,在石板的地面上又磕出血来,不禁让人感叹到底是赵良栋的种,对咱大清那就是忠心耿耿。

“撤,往哪儿撤?”

常宁坐在太师椅上,扶着脑袋多少有些悲愤地。

他是真倒霉,要是路上多走几,就摊不上这丧师失地的倒霉事情了,虽然他身份不同,就算丧师失地也不会砍头的,但降爵恐怕少不了了,如果以后没有个像样胜利的话,亲王变郡王那就是板上钉钉了,可他真是倒霉啊,他刚来没几,情况都还没摸清呢,这仗就惨败了。

“贼兵气焰正盛,需暂时避其锋芒,那贼兵火器虽利,但弹药消耗甚巨,离其老巢越远攻击能力越弱,以卑职之见,钱塘江以南皆不可保,我们可撤往嵊州趁贼兵还没过余姚,然后迅速撤往杭州。留少量兵力在余姚绍腥地与之周旋,但不可将大军都押在南岸战场上,这一带只是用来消耗其力量的,我们只要拖,拖到雨季到来火器无用之时,再以大军雷霆之势反击重新夺回失地。那时候就算水师的新式战船还没打造完成,海上多风暴季节,贼军在定海的火器制造,海上运输也都会受影响,战场上火器受大雨限制后方产量不足以供应,运输也跟不上,那时候贼军仅凭枪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挡住我大军的。”

赵宏灿道。

应该这家伙也的确不愧为赵良栋的种,算得上将门虎子,至少他的这套战略完全就是针对明军弱点,雨季燧发枪不没法使用,但真正到了战场上,遇着大雨也基本上就是打一发的货,同样台风季节海运受阻,昌国也历来是台风主要过境的地方,军工生产也会受严重影响,可以绝对是目前清军能够选择的最好战略。

当然,主要他也是被打得丧胆了,需要一点足够时间来重新恢复勇气,不只是他,所有清军官兵都需要点时间来恢复勇气,现在这种看见明军就跑的情况下,谈其他什么东西都是没有意义的。

“你容本王想想!”

常宁叹了口气道。

虽然他也知道赵宏灿得肯定对,但丢弃钱塘江以南还是一个很难做出的决定,他倒不是担心自己会因此受惩处,反正就算失宁波他也肯定是受惩处,也不在乎多背一份儿责任,只要能真正消灭杨丰就行,好歹他也是顺治爷的儿子,知道让这妖人持续祸祸下去,对爱新觉罗家江山意味着什么。

但他害怕的是,一旦宁绍两地都落入杨丰之手……

那这妖人手下得增加多少士兵啊?

喜欢大清之祸害请大家收藏:(m.xs.com)大清之祸害五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秦氏仙朝 风华绝代 让你修机甲,你直接换了台新的? 离婚后!她转身收到六胎孕检单 陆少的暖婚新妻 聊斋里的阴阳先生 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 综影:从流金双美开始横推 魔王与勇者的边境生活 诸天之新生 大唐遗梦 云其深 我的萌神女友 庆熙风云录 唐门子弟 星河征途 魔门败类 穿越古代之靠山吃山 师弟,你太强了,饶了我们吧 七零:被换亲后我成了人生赢家
经典收藏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永乐大帝 刷刷视频,古人说不要停 大周郡马爷 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 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 梁山第109将 黑龙新传 朕乃董卓,文优文和助我雄霸天下 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 开局裹入造反军 少女航线 明1914 铁血丹心之大夏英雄传 水浒:大宋脊梁高太尉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包青天之谋反案 开局奖励陷阵营,打造巅峰大明! 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 我在虞朝有钞能力
最近更新 我,未来诸葛亮 风流大宋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嘉靖好大儿 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 娘子都首富了,还要考状元?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盛唐大公主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 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 英烈传奇 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 男女互换术 崇祯:30年不上朝 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
大清之祸害 木允锋 - 大清之祸害txt下载 - 大清之祸害最新章节 - 大清之祸害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