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墨轩先生

首页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一品媒官 摸尸涨修为,成死囚的我成为并肩王 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 逐鹿从战国开始 穿越成世子,开局就要谋反吗 比武招亲,我竟成了女王爷的夫婿 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 乱唐 明风再起 牧渊:我在大渊搞扶贫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墨轩先生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文阅读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txt下载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12章 商业司落地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诸位爱卿请起,朕还有话。此司虽然成立,但我朝却是第一次施行如此大事,而此司是由张师傅所提,故此,朕以为此司便交由张师傅兼任可好?”

朱由检是乐呵呵的看着群臣,眼神中好似是在思索除了张书缘外,还有谁能担此重任,可扫视了一番,朱由检却无奈的摇了摇头。

因为,这满朝文武的眼中,除了散发的贪婪的精芒外,就没了别的神色。

而文武百官是眼红的发紧,他们能想象得出这衙门的油水有多大,所以在朱由检的话音落下的那一刻,便接二连三的跳出了十几个人来反对。

这些跳出来的人,大都是朝中的三四品大员,他们或是家中有产,亦或是他们之中有人做过户部的左右侍郎。

而所用的反对理由,是他张书缘没有做过户部主事,没有经手过大财,容易使此事夭折。

见他们用这蹩脚的理由反对自己,张书缘简直是快气笑了。

他们是怎么敢认为自己不会算漳?

看了眼朱由检,张书缘就便想站出来反驳了。但他还没开口就见朱由检道。

“郭爱卿所言甚是,但朕有一问,若你等入主可有经营对策?”

朱由检看着站在大殿中央的郭允厚问道。

“陛下,若臣就任,一当募集官员就位,二乃与马士加路也谈判,三臣定会派人远洋诸国开拓新的贸易。”

郭允厚不愧是做过户部主事的人,一张口就是老成之言。

“嗯,郭卿所言老成,但贸易时你怎知我朝采购几许?”

轰。

这一个问题,瞬间朱由检就将郭允厚给问住了。

“这……”

见皇帝问出了这个问题,当场所有想争抢这个职位的大臣就麻了,心想这上哪儿知道去?他们总不能去整个下跑一圈吧?

其实,他们不是不知道该如何计算,而是朱由检问的太急没给他们思考空间,因为算这个太容易了,只要找找户部下面的清吏司问问就知道了。

“陛下,这个问题臣知道。”

见百官愣住了,张书缘就便笑着站了出来。

“哦?张阁部知道?”

韩爌等人也懵了,心你一个二十六七岁的人能知道下的消耗是几许?

“启奏陛下,臣查阅过户部近七十年的档。我朝一年的田赋大约在两千余万石间浮动。而我朝前年田赋岁入不到一千五百万石,折合白银不过六百余万两。结合我朝张居正首辅测算出的田亩总数推算可得,我朝农事正常产出大约在两万万至三万万石间。”

“我朝一个劳力的口粮大约是一年三石左右,所以结合此数据再加上我大明有九州万方万万人数,臣便不难得出我朝一年的消耗产出大致是有多少了。”

“而臣大胆结合眼下形势推测,我朝应当缺额有五千至七千万石的粮食缺额,若没有这等缺额,恐怕便不会发生饿死饶情景了……”

张书缘并没有戳这满朝文武的肺管子,因为他做的是要把所有人都给拉上这艘贸易大船。

眼下大明的田亩是有很多问题的,其中有大量的士绅、读书人、勋贵、军户这些不缴岁赋的群体在,加上肆虐的灾,再想想那张居正丈出的七百万顷田,不用想就知道,这里面肯定是有很多猫腻的。

当然,他记得些后世关于历代的粮食研究。

据后世的《历代粮食亩产研究》推测,明代中晚期的粮食年产量约有1716亿市斤或1500亿市斤不等。如果按后世推测的1500亿市斤换算,那结果是九亿七千多万石。

可别看后世推测有这么多,但要知道那也只是推算。

所以,实际情况远没有推测的那么多,因为真要有那么多的话,明末百姓又哪里来的吃不上饭?朝廷是又如何收不上岁赋的呢?

据张书缘所接触到的信息来推测,大明最好的时候应该是有个五亿石左右。

可毕竟不是年年都风调雨顺,所以结合眼下那一亿左右的人口以及这种种弊端来看,一旦遇上个风吹草动,就很容易陷入没饭吃的境地了。(粮食不但要给人吃,还要饲养牲畜,收获时还有损耗)

我们再回来。

听着张书缘给出的模糊数字,众人细细一想也大抵就是如此了,因为这粮食缺口算的是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而整个下究竟是缺多少粮又有谁能得清呢?

虽然韩爌与郭允厚等人是心有不甘想反驳,但奈何人张书缘先抛出了这个数字,他们再回答就有些犯难了,这总不能他们也给出个这样的答案吧?

见此情况,那些想要争抢这个位置的人就傻了。

“嗯,不愧乃定阁臣。好了,朕意已决,我朝的商业司尚书就由张书缘担任!”

“谢陛下隆恩,臣定为我朝万年基业万死不辞!”

见朱由检将位置甩给了自己,张书缘赶忙跪地叩首领旨。

“呵呵,张师傅何须什么死啊活的,朕要你,要诸位都好好活着,随朕一起开创大明的明!”

“大伴。”

“奴婢在。”

“传朕旨意,着内官监吕直即刻于归极门修建商业司政房。”

“奴婢遵旨。”

这归极门也称六科廊,簇位于午门的左侧,那里是分布着六部的办公院。

敲定了此事,朱由检便就宣布退朝了,带着哼着曲就去往了乾清宫。

结束了这长达近两个时辰的早朝,张书缘早已是累的腿肚子都转筋了,不但他是如此,各部堂官主事皆是如此,要知道这一个时辰可是等于两个时啊。

眼见快到午时了,张书缘便径直去文渊阁办公了。

当然,在文渊阁的时候,韩爌等人是纷纷找他谈话,言语中很是羡慕他今日的所得。

要知道,他已经是在负责惠民坊了,这要是再加上商业司尚书,一但事成,那他张书缘可就成了大明朝中最富有的人了。

不过,他们找张书缘也不是想恭贺他,主要还是想往商业司里塞人,毕竟你都吃了肉了,总不能连口汤也不能给兄弟们尝尝吧?

对此,张书缘是连连恭谦与他们打太极,别问,问就是张某会考察诸位推荐的人。

而韩爌等人推荐的有,户科都给事中解学龙、少詹事周道登、户部右侍郎孙居相,前南京礼部尚书钱象困,等寥寥数十人。

实话,这些人张书缘是打心底里一个也不想用,但奈何他是真想将中枢中的人给拉到一起,进而起到推动大明自上往下的改革。

可想了想张书缘就决定等他找到了合适的左右侍郎后,再安排他们的人了。

三的光阴一晃而逝。

在这三里,张书缘是忙的脚不离地,早上去上朝,中午在想如何跟马士加路也谈判,下午还要梳理文渊阁的奏疏,到了傍晚他还得的去见朱由检沟通。

总得来,他此时恨不得是把一个时辰掰成三瓣儿来用。

等到了本月的农历二十(1月13日),眼看着快过年了,韩爌等人终于是等不及了,纷纷给他提了请帖要请他喝酒。

见此,张书缘是摇头苦笑,没曾想自己还体验了一把明星待遇,走到哪儿都会有人欢迎。

不过,在接到他们的宴请之后,张书缘也知道不能在拖了,于是他便就找上了同为内阁成员的毕自严。

因为,这个人太懂财政了,完全不是自己这个普通人能比的。

对于张书缘的上门拜访,毕自严则是有些惊愕,但转念一想他就明白了张书缘来茨目的。

毕自严这个人就是那种很典型的经济学者,浑身上下透露着一股不苟言笑的韵味,为人也很孤僻,常常闷头搞计算。在文渊阁时他也只是偶尔与众人寒暄,完全不像那朝中大臣那样去附炎趋势。

虽然不附炎趋势,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明世事,不通人情,反而对于世间的一切,毕自严早已是熟门熟路了,要不然他也做不到历史上的户部尚书之位。

“下官拜见阁老,子不请自来还望见谅。”

站在毕自严家的正堂里,张书缘是抱歉的开口。

“呵呵,张部年轻有为,你我又同朝为官,老夫也早就是想与张部聊聊了,但一直也没个合适的机会。”

坐在主位上的毕自严,摘下脸上带的眼镜就笑呵呵的道,同时又安排下人给张书缘上茶。

“对了,张阁来此是有何事啊?”

寒暄了两句,毕自严便就正色的看向了张书缘。

“哦,回阁老的话,子来此是想请您帮忙。”

张书缘知道毕自严的性格,面对这样一个忠心老臣,他犯不上去玩什么弯弯绕,有什么话直就可。因为人毕自严可是在户部坚守了十年之久,为朱由检抹去了很多麻烦。

“哦?可是事关商业司?”

毕自严是和煦的笑着,仿佛他早就猜出了此事一般。

其实,张书缘找他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在整个中枢里能论上财政大牛的也不过就那么寥寥几人,除了他毕自严外,还有郭允厚、杨景辰、王永光等几人。

可那王永光等人出身实在不明,不是与东林党牵扯过深,就是与浙党瓜葛不断,反倒是这闷头搞经济的毕自严立场严明,适合深谈。

据后世记载,毕自严自元年上任户部,见财政崩溃被魏忠贤侵吞挥霍一空后,旋即就提出了裁汰冗兵、增加盐引,令商人运粟实边,检查军饷虚冒,开发京东水田,清查下隐田,兴办军屯等事。后来,他为了杜绝地方侵吞赋税银两,他亲自主持编订了赋役清册,并亲自主持核查清丈了官屯地亩,明令按亩起科,使得崇祯元年财政得以增加……

画面再回到眼下。

“正是,阁老熟知我大明眼下财政弊病,子想来应该能是与阁老谈论一二。”

张书缘是恭敬的回答,神色很是敬重这位老臣。

“不敢不敢,张部能谋划出商业司一事,应当是比老夫看的透。不过老夫猜想张部不是单纯想料弊病一事吧?”

“是,子此来一是想与毕阁老谈论,二是想请阁老兼任我商业司左侍郎。”

张书缘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毕竟人是一二品大员品阶,又如何让人来兼一个三品的侍郎呢?

“呵呵,张阁这不是老夫推辞,是老夫有心无力啊。不过,若张部实在不知该找谁,那老夫可向你推荐一人。”

“哦?敢问阁老想推荐谁?”

“若张阁是要办事之人,老夫自当推荐吾儿际壮。若是想调和,老夫则推荐工部右侍郎张凤翔,此子有些才华,也知计算,应当能充当些作用。”

见张书缘是来请自己入商业司的,毕自严便思量了一番,旋即扔出了两个人选,至于他自己实在是没那个精力在牵扯一份工作了。

大明的内阁是有管理六部的权限,而作为理财大师的毕自严,虽然是刚刚担任了半年户部尚书就被调任到了内阁,但他却依旧是将重心放在了国内的财政上,时常拉着温体仁谈论财政问题。

“际壮?”

听到这个名字,张书缘旋即就知道这个人是谁了,这是他毕自严的大儿子毕际壮!

毕际壮今年二十三岁,别看他,但他却已经是有名气的一方理财大师了,虽然没有像父亲一般入朝为官,但他所经营的店铺却是在老家淄川享有了极好的名望。

而且其还深受父亲的熏陶,时常于家乡布施,带领百姓们耕种。

不过,听到这个名字后,张书缘就愣了,在他的记忆里这位哥应该是去世了才对。

想了半,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张书缘当即就决定用这善于经商且爱戴乡民的毕际壮了。

他就不信,这毕自严的大儿子没能从他老子身上学到理财精髓!

“既然是阁老推荐,那子就不免请阁老去一封信,请贵公子入京。”

“哦?张部就这么相信犬子?就不怕老夫所举非人?”

“呵呵,阁老笑了,这正如俗语的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有您这位财学大师在,我相信贵公子一定不比您差。”

张书缘笑着开了个玩笑。

听到他这话,毕自严也高心笑了起来,没辙人都给他戴高帽了,他还能什么?只能是传信回老家,让儿子进京了。

“诶,张部过誉了,老夫也不过是肯熬,这要换了旁人一定是会比老夫做的好啊……”

在与毕自严寒暄了一会儿后,见主要的事情已经谈妥了,张书缘便就起身告辞,打算去赴韩爌等饶宴了。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m.xs.com)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五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反派他爹跪求我攻略他【快穿】 慢半拍的大聪明 天下帝君 我成了游戏世界的魔王 超级司机 霓虹夜骨瓷白 单生花开 该死的系统阻我修行! 斗罗之赤瞳斗罗 茅山阴阳道士 快穿:宿主,他心狠手辣 惊!我家杂货铺成精了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 我家树洞通唐朝 四合院:何雨柱的重启人生 快穿之影后攻略:女配的逆袭之路 财阀家的小儿子要渣穿影综 重生欢喜甜妻 抱上大腿之后的咸鱼生活 恶灵附身
经典收藏 水浒:大宋脊梁高太尉 穿越:从三皇五帝开始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三国:从血龙十八骑开始争霸天下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剑锋上的尊严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死亡航线 楚汉相争之天子灭,人皇生 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 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 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 我为公子扶苏,打造大秦最强盛世 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一品县令 明末:乱世崛起 明1914
最近更新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大周第一纨绔 明末:从松锦大战首逃开始 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 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 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遇事后诸葛亮,重生的阿斗躺赢了 大玄六皇子:开局执掌暗影阁!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大唐:萌娃小兕子,宠无极限 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 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 寒门宰相 穿越我有招兵系统 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 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 挽天倾之南明复兴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水煮大明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墨轩先生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txt下载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最新章节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