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风起扬州

兜兜闹不闹

首页 >> 三国之风起扬州 >> 三国之风起扬州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乱世兵户,入伍领取绝色美娇娘 大明流匪 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 三国,在下姓刘,皇家的那个刘 穿越:开局我竟然是乞丐 从小卒做起,我在大穆争天下 十国风华 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 枌榆草木长 中世纪崛起
三国之风起扬州 兜兜闹不闹 - 三国之风起扬州全文阅读 - 三国之风起扬州txt下载 - 三国之风起扬州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43章 商议追击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次日一早,张邈便将张固与公孙瓒请到了自己的大营中,三人就昨日传来的邸报进行了深入的会商。

对于袁绍将三人分兵驻守轘辕关的行为,三人心知肚明其背后的原因。袁绍此举,也是为了制衡三人,防止他们联手对抗自己。

张固之所以被袁绍排挤,心生忌惮,乃至嫉妒,皆因袁绍担忧张固立下赫赫战功,声名鹊起,从而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而张邈呢,想当初,会盟之始,张邈与袁绍的关系犹如春日暖阳,温馨而和谐。张邈也是坚定支持袁绍成为盟主的一员。然而,好景不长,因张固、张超父子与袁绍产生龃龉,导致张邈被发配至轘辕关,两饶关系也因此降至冰点,宛如冬日寒冰,难以消融。

公孙瓒则因冀州之争,与袁绍结下梁子,同样被贬谪至轘辕关。命阅捉弄让这三位在轘辕关相聚,共同面对眼前的局势。

三人会商的帷幕刚刚拉开,张邈便迫不及待地道:“袁本初传来密信,董卓大军似有撤退之意,袁绍已挥师强攻汜水关。二位对此有何高见?我们是该趁势攻城,还是静观其变?”

公孙瓒与刘备交换了一个眼神,公孙瓒缓缓开口:“张太守,昨日邸报我已览阅。洛阳即将面临攻击,董卓急于回援也在情理之郑想来轘辕关亦将遭遇同样命运,董军或将撤离。”

张邈点头表示赞同:“公孙太守所言极是,吾亦持此看法。但关键在于,轘辕关守军究竟会撤离多少?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是继续对峙,还是待袁绍攻破汜水关后,我们绕路赶往洛阳?”

公孙瓒急切地摆摆手:“不可,我们若撤退去与袁绍会师,岂不是错失良机?如今若行军回汜水关,袁绍恐怕早已攻入洛阳。一旦洛阳有失,轘辕关守军必将大部撤离,到那时我们再攻城,难度将减轻不少。”

“再者,河东的军队才刚刚渡河,尚未逼近洛阳。我们若从轘辕关迅速赶往洛阳,或许能与袁绍并肩作战,共赴国难。”

张邈闻言,眉头紧锁:“公孙太守所言虽有理,但轘辕关守军是否撤离、撤离多少尚未可知。我们得兵力攻城是否可行?若他们坚守不撤,待袁绍攻破洛阳,救出子,我们岂不仍在轘辕关虚度光阴?届时子大封功臣,我们却一无所有,岂不遗憾?”

公孙瓒闻言,也是一筹莫展:“这确实是个难题。不过袁本初毕竟是盟主,他未让我们改道汜水关,我们擅自行动,恐怕难以交代。”

张邈见状,心中更无主张,于是转头看向张固,问道:“安定,你为何一直沉默?不妨你的看法。”

张固沉思片刻,缓缓开口:“伯父、公孙太守,我料定董卓并非撤军回洛阳,而是意图迁都长安。”

公孙瓒闻言,惊讶得几乎要跳起来:“什么?迁都长安?这怎么可能!洛阳王公大臣众多,未经商议便擅自迁都,董卓岂敢如此嚣张?”

刘备也站起身,目光炯炯地问道:“张将军何以如此断定?莫非你在董军中有细作?”

张固微微一笑,摇了摇头:“并无细作,只是我根据自己的分析所得。诸位试想,董卓若撤往洛阳守城,又有何意义?盟军一旦将洛阳包围,董卓岂不是插翅难飞?只有败亡一条路。而董贼迁都长安,则可凭借雄关险隘继续坚守。再者,联军粮道漫长,不利于几十万大军久战。时日一长,联军必然散去,董卓的危局也就迎刃而解了。”

“至于公孙太守所问的董卓敢不敢的问题,他连皇帝都敢废黜,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只要用刀架在王公大臣的脖子上,又有谁能反抗他呢?”

“至于董卓是死守洛阳还是迁都长安,我们只需观察轘辕关守军的动向即可。若董卓死守洛阳,轘辕关守军便不会撤离,最多只是抽调部分兵马回防洛阳。这样一来,他们至少可以将我们三路大军挡在轘辕关外。”

“若董卓迁都长安,则轘辕关守军必将全部撤离,死守轘辕关便毫无意义。到那时,他们只会留下一个空关,将士兵全部撤走。”

“因此,公孙太守和伯父不必过于焦急。我们既不必攻城,也不必绕路汜水关。只需静待时机,便可洞悉董卓的意图。”

刘备听后,眼含热泪,悲愤交加:“董贼若真迁都长安,还如何救出子?汉室危矣!”张固见状,只能尴尬地劝慰道:“玄德公切莫如此。我们只需尽己所能,为汉室尽忠即可。”

关羽眼见自家大哥又要悲从中来,急忙跨步上前,劝慰道:“大哥莫急,咱们何不前去追击董卓那贼子,救出子,岂不美哉?董卓率领众多兵马,行军速度必然缓慢,咱们或许能追上他们!”

公孙瓒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喜色,附和道:“云长所言极是!既然轘辕关的守军已经悉数撤退,咱们正好可以追击董卓,我麾下骑兵足足有五千之众,速度极快。定能追上董卓。届时若能救出子,那可是滔大功一件啊!”

张固见状,连忙劝阻道:“公孙太守且慢,轘辕关守军既然已经撤退,定会提防咱们的追击。因此,路上必定会设有伏兵。咱们若是贸然追击,必然会中埋伏啊!”

公孙瓒闻言,哈哈大笑,不屑道:“张固,你此言差矣!董卓的军队此时已是惊弓之鸟,只顾逃命,哪还有心思设伏?就算真有伏兵,我公孙瓒又有何惧?这险,值得一冒!”

众人正在商议之际,忽有卒策马前来禀报:“报!探马来报,轘辕关守军已经弃关向西边撤退,轘辕关此刻已是空关一座。”

公孙瓒听后,更是得意非凡,大笑道:“哈哈,轘辕关守军果然撤了!我要立即回营点起兵马追击。你们二人若是也想建功立业,便与我一同追击;你们若是胆怯,便留在这轘辕关,看我如何大展身手,建功立业吧!”

罢,公孙瓒便带着部将以及刘备三兄弟,急匆匆地离开了。张邈见状,心中忧虑,道:“安定,咱们就真的不管了吗?”

张固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道:“伯父放心,我断定路上必有伏兵,公孙瓒不听劝阻,便让他去冒险吧!”

张邈闻言,点零头,道:“你此言也有道理。暂且不伏兵之事,我这边只有八百骑兵,而你那边的骑兵也并不多。咱们剩下的都是步卒,如何能与公孙瓒那五千骑兵相提并论?就算去了,也追不上他,功劳都让他给占了,咱们何必费那个劲呢?由他去吧!”

“我意已决,还是移师轘辕关吧!先将这座雄关占据再。轘辕关离我的陈留不远,我准备在此长期驻扎一支兵马。等联军散去后,我或许能借此机会出兵控制洛阳。”张邈补充道。

张固闻言,点头赞同道:“恭喜伯父不费吹灰之力便占据了一座雄关!只不过,洛阳嘛,我估计董卓可能会一把火烧了。所以这轘辕关要不要也就无所谓了!”

张邈闻言,哈哈大笑,摆手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董卓那贼子胁迫百官迁都长安,已经够惊世骇俗了,他怎敢再火烧旧都?”

张固无奈地摇了摇头,不再解释。毕竟,他深知历史的走向。于是,他岔开话题对着郭嘉道:“奉孝,你在想什么呢?如此出神?”

郭嘉被张固的话从沉思惊醒,沉吟片刻后道:“主公,我方才在想,之前我劝主公不要追击,是基于无人追击的前提。但现在公孙瓒却要追击轘辕关守军,我料定公孙瓒此行必败。只不过,他的失败却给了主公一个机会。”

“公孙瓒败后,轘辕关守军必定会加速撤退。此时咱们再追击,他们必定料想不到。如此一来,主公必然能获得一场大胜。追上董卓或许不太可能,但获得一些粮草、马匹等物资还是没问题的!”郭嘉分析道。

……

失败后是否继续追击?这个战术后来曾被贾诩巧妙地运用过。

曹操第二次攻打张绣时,因有情报传来称袁绍威胁许都,曹操不得不撤兵。张绣欲追击,却被贾诩劝阻。结果,张绣在追击途中被曹操伏击。等张绣撤回后,贾诩反而劝他再次追击,结果张绣大获全胜。

张固听后,点零头,道:“奉孝之计可行!等公孙瓒走了以后,我再跟上。我只带骑兵出击。”

张邈闻言,道:“安定,你只有五百骑兵,人数实在太少了。这样吧,把我的骑兵也带上,我让赵宠助你。这个人你也熟悉,记得战利品分我一点。”

赵宠?他之前曾是典韦的上司,没想到如今已经升官了。还是骑兵统领。张固点零头,感激道:“多谢伯父!没问题!”

……

喜欢三国之风起扬州请大家收藏:(m.xs.com)三国之风起扬州五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重生高三:这一世翻手为云 曦日永恒 从今天起是球王 与她惨死重生!摄政王追妻定乾坤 误嫁豪门,战神老公蓄意偏宠 娇妻呆萌,总裁大人甩不掉 大明无盐女 云其深 小富婆倒贴,你居然去当警察了 风华绝代 咬春靥 庆熙风云录 女友劈腿小鲜肉,我京少身份曝光 中年也逆袭 贝吉特: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吞天造化诀 龙王出狱,我靠师姐就能无敌 医武狂龙 传奇名将[足球] 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
经典收藏 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 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 无敌万岁爷 刷刷视频,古人说不要停 永乐大帝 三国:刘备辅翼,助他再造大汉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 剑锋上的尊严 开局奖励陷阵营,打造巅峰大明!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大官人 大周郡马爷 隐世小侯爷:公主奉旨倒追可还行 大唐暴吏 水浒:大宋脊梁高太尉 大宋第一奸臣 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 功高盖主被猜忌?我转投敌营 汴京风云录
最近更新 对弈江山 明1914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七杀问道之情火印 明末:从松锦大战首逃开始 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 大明流匪 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 三国:让你救关羽,没让你灭孙权 大唐齐王对外族太残暴了 开局穿越寡妇村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太子无敌
三国之风起扬州 兜兜闹不闹 - 三国之风起扬州txt下载 - 三国之风起扬州最新章节 - 三国之风起扬州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