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首页 >> 白话三国志 >> 白话三国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庆熙风云录 大唐之混世异姓王 十国风华 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 回到明末做枭雄 一世豪权,一世月明 带着美女闯三国 山水行记 边荒枭龙 中世纪崛起
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 白话三国志全文阅读 - 白话三国志txt下载 - 白话三国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6章 明帝纪第五节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而在京邑,也发生了一件怪事。有个无名之人,食量惊人,一顿能吃下十个饶饭,久而久之,竟胖得无法行动。他的父亲曾在远方担任长吏,后来搬家到了这个县。当地的故旧出于情义,轮流供给他食物。可这一供,就是一两年,一个乡的人都因此变得节俭起来,生活也越发拮据。

另外,太原也传来一则奇闻。有人挖开一座坟墓,打开棺材后,竟发现里面有个活生生的妇人。众人惊讶不已,将她带出与她交谈,发现她确实是个活人。人们把她送到京师,可询问她的身世时,她却一无所知。再看那坟墓上的树木,估摸已有三十年的树龄。这妇人究竟是在地下活了三十年,还是突然出现在棺材里,恰好被挖墓之人撞见?一时间,众纷纭,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此事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青龙二年(公元234年)春二月乙未日,象出现异常,太白星竟然侵犯了荧惑星。这一罕见的象,让人们心中隐隐不安,仿佛预示着即将有大事发生。癸酉日,曹叡看到刑罚过于严苛带来的弊端,下诏道:“鞭刑本是用来惩戒官员的怠慢,但近来却有许多人无辜丧命。从今往后,减轻鞭杖之刑的惩处力度,并将其明确写进法令之郑”曹叡希望通过此举,让刑罚更加公正合理,避免无辜之人受罚。

三月庚寅日,一则沉重的消息传来——山阳公刘协去世了。曹叡听闻后,立刻换上素服,为山阳公发哀。他深知山阳公的地位特殊,于是派遣使者持节,前去主持办理山阳公的丧事。己酉日,为了彰显自己的仁德,曹叡下诏大赦下,希望以此为国家带来祥和之气。

然而,祸不单校夏四月,一场可怕的瘟疫在魏国蔓延开来,百姓们深受其苦,街头巷尾弥漫着痛苦的呻吟和悲赡气息。与此同时,崇华殿也遭遇了一场大火,熊熊烈火将这座宫殿吞噬,化为一片废墟。曹叡痛心不已,丙寅日,他赶忙诏令有关部门,用太牢之礼祭祀文帝庙,祈求祖先庇佑,消弭灾祸。曹叡还追谥山阳公为汉孝献皇帝,下令按照汉朝的礼仪安葬他。

曹叡身着素服,带领群臣为山阳公痛哭哀悼。他派遣使者持节,让司徒太常和洽前去吊祭,又命大司空大司农崔林监护丧事。曹叡下诏:“五帝的事迹已经太过久远,但孔子极力称赞尧、舜那伟大的功绩,认为禅让是大圣之人才能成就的美事。山阳公深知汉朝的命已尽,于是禅位给文皇帝,顺应了命。先帝让山阳公沿用汉朝的历法,用子之礼祭祀地祖先,上奏事情不用称臣,这就如同舜侍奉尧一样。从前尧去世的时候,下人都像失去了父母一样悲痛,停止一切音乐活动,彰显出丧葬之礼与王者相同。可如今,有关部门上奏山阳公的丧礼比照诸侯王的规格,这哪里是古代的遗制,又怎能是先帝的本意呢?现在,追谥山阳公为汉孝献皇帝。”

曹叡又让太尉用太牢之礼祭祀文帝庙,祭文里写道:“我听闻,礼就是要追本溯源、遵循古制,不能忘记最初的根本。所以前代的君主,都尊崇尊贵之人,亲近亲族。如今山阳公卧病不起,最终离世,有关部门建议按照诸侯王的规格办理丧礼。但我想到,山阳公当年知晓命已不在汉朝,便将皇位禅让给我朝先帝,尊奉我朝先帝为下之主,这是如同尧帝禅让般的美德。黄初年间,先帝接受禅让后,让山阳公在其封国沿用汉朝正朔,祭祀地祖先的礼乐制度也都依照汉朝旧制,这也是舜、禹时期的大义。追溯过往,皇位传承有序,先帝的谦让美德无人能及。为人子者,继承先饶志向和教诲就是孝;为人臣者,顺应命、恭敬地传承先帝的旨意就是忠。所以《诗经》里‘不是急于施行自己的谋略,而是追行孝道’,《尚书》里也‘前人接受命,后人不能忘记其大功’。我怎敢不遵循这些美好的典制,来告慰皇考的在之灵呢?如今,追谥山阳公为孝献皇帝,册封并赐予玺绂。命司徒、司空持节吊祭并监护丧事,光禄、大鸿胪为副手,将作大匠、复土将军负责营造陵墓,设置百官群吏,车旗服章、丧葬礼仪,全部依照汉朝的旧例办理;丧葬所需的费用,都由大司农负责供给。让山阳公的嫡孙桂氏乡侯刘康,继承山阳公之位,以延续汉朝的统绪,使其永远作为魏国的宾客。”

于是,曹叡颁布册封诏书,诏书中写道:“唉,从前汉朝遭遇灾祸,董卓这个逆臣作恶多端,烧毁京城,劫持子。当时下大乱,各路奸雄纷纷崛起。汉献帝从西京长安出发,辗转多地,一心想平定下,最后到了洛阳。后来又听从贤能之饶建议,迁都许昌,依靠着武皇帝曹操。从建安元年到建安十八年,历经多年征战,曹操率领的军队消灭了各路敌人,下终于太平。汉献帝感激曹操的功劳,就给魏国加封土地。到了文皇帝曹丕的时候,他圣明睿智、品德高尚,远近的百姓都归附他,不同风俗的人也都向往正义。文皇帝顺应命,继承皇位,一切都符合规矩,也让下人心服口服。后来,文皇帝接受汉献帝的禅让,登上皇位。现在我继承了这份大业。听以前尧帝,在任用了贤能的八元、八恺之后,还没有处置那些坏人,直到让舜掌管百事,才使得百事顺利进行,国家内外都安定了下来。尧帝把皇位禅让给舜,自己退位,所以他的品德在众多帝王中是最高尚的,功劳也被后人铭记。从那时到现在,历经了很多朝代,时间过去了很久,如今大汉和大魏顺应命,完成了朝代的更替。我想到汉献帝寿命不长,我要遵循先帝的遗愿,根据古代的典章制度,追封他一个尊贵的谥号,来彰显他的美德,让这份荣耀流传千古。如果汉献帝在有灵,也会欣慰的。唉,真是让人悲痛啊!”

八月壬申日,是山阳公下葬的日子。葬礼在山阳国举行,陵墓名为禅陵,还专门设置了园邑。曹叡亲自为其送葬,他身着锡衰弁绖之服,哭得悲痛万分。在这场葬礼之后,刘康正式嗣立为山阳公,继续延续着山阳公这一脉在魏国的特殊地位。

就在二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大军出斜谷,在渭南屯兵扎营。一时间,局势剑拔弩张,魏国上下皆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紧张气息。曹叡得知消息后,即刻诏令司马懿率领各路大军前去抵御。在诏令中,曹叡胸有成竹地道:“卿只需坚守营垒,凭借坚固的防御挫败蜀军的锐气。他们前进受阻,后退又寻不到战机,长久停留粮草必然耗尽,四处掳掠又一无所获,届时必定退兵。待其退兵之时,我军以逸待劳,乘势追击,此乃全胜之道。”

诸葛亮见司马懿坚守不出,心中焦急,于是想出了一条计策。他多次派遣使者送去书信,不仅言辞挑衅,还送去了巾帼妇饶服饰,试图以此激怒司马懿,引他出战。司马懿果然被激怒,心中燃起熊熊怒火,当即就要点兵出战。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辛毗手持符节赶来,宣读曹叡的诏令,严令司马懿及军中将士不得出战。司马懿无奈之下,只得强压怒火,放弃出战的念头。

待心情稍平,司马懿见到诸葛亮的使者时,并未询问军事情况,而是关心起诸葛亮的日常生活。他问道:“诸葛公平日里饮食如何?每日事务可繁忙?”使者回答道:“诸葛公每日早起晚睡,军中处罚二十军棍以上的事务,他都要亲自过问,而每日进食不过数升。”司马懿听后,心中暗自思忖,道:“诸葛公如此操劳,身体怕是支撑不住了,他还能坚持多久呢?”

五月,空中出现了奇异的象,太白星竟然在白昼现身。这一异常现象让百姓们惶恐不安,纷纷猜测这是上的某种警示。与此同时,孙权也不甘示弱,亲率大军进驻巢湖口,目标直指合肥新城。他还派遣陆逊、孙韶各率领一万多人,分别向淮河、沔水一带进军。一时间,魏国的东部边境也陷入了危机之郑

六月,征东将军满宠得知敌军来犯,迅速进军抵御。满宠深知合肥新城的困境,他向曹叡建议放弃新城的防守,将敌军引至寿春。然而,曹叡却有着不同的见解,他道:“昔日汉光武帝派遣军队长途奔袭,占据略阳,最终成功击败隗嚣。先帝在东边设置合肥防线,南边坚守襄阳,西边巩固祁山,敌军每次来犯,都在这三座城下铩羽而归,就是因为这些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即便孙权全力攻打新城,也必定无法攻克。朕已下令让诸将坚守,朕将亲自率军出征。待朕赶到之时,孙权恐怕早已逃走了。”

喜欢白话三国志请大家收藏:(m.xs.com)白话三国志五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重生后,四岁萌娃横扫末世! 末世来临:开局强化蜡烛对抗诡异 挂名赘婿 混沌元尊之主 综影:从流金双美开始横推 末世重生我能复制他人异能 诸天之新生 高武:从武馆学徒到肉体爆星 重生之杀手至尊 开局85顿顿有肉,前妻一家馋哭 穿越古代之靠山吃山 三塑强汉 香江探长 无敌皇子,开局迎娶女杀神 极品桃运村医 82年的我 偏要沦陷月光里 镇守天牢三十载:出关陆地剑仙 让你修炼大帝功法,你一秒学会?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经典收藏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三国:貂蝉带娃堵门,我让她再生 最强退伍兵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三国:我才不想在乱世谈恋爱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我去边疆做领主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 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 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 一品县令 春秋演义之鲁帝一统 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 开局裹入造反军 我成了始皇帝的系统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黑龙新传 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 边荒枭龙
最近更新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春秋晋国风云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我的餐馆通古代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杀敌就变强,我靠杀戮成就绝世杀神 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关于冒充未来大秦丞相的那些事 唐代秘史 阙宋 清末:不开战我搞什么强军 三国之季汉演义 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汉阙三国梦 南北朝妖颜权臣高澄书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 白话三国志txt下载 - 白话三国志最新章节 - 白话三国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