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寿以前也在孙承宗手底下做过事,自然知道这位老人,是很有些东西的。
能力极强,如果放在承平年岁,孙承宗的辽东计划,无疑是正确的,步步为营,今向前推进三里,然后打造堡垒,明向前推进五里,然后挖一个壕沟,慢慢蚕食。
但如今看来,如今的大明国力,并不支持这种策略,反而是叶先生的策略,更利于大明。
当时叶铭一意孤行的时候,辽东集团哪个不对叶铭意见极大?有些人想着家国大义,两害相权取其轻,跟着叶铭回到关内,如他祖大寿、满桂。
有些人觉得既然叶铭不仁,朝廷无所作为,那这鸟朝廷,不忠也罢!良心稍好一点的,落草为寇。
良心稍差一点的,那就直接投奔了建奴,比如王之臣。
可能在王之臣的眼里,他是投向了光明,而像他祖大寿满桂之流,明明被明廷给卖了,还死忠于明廷,这不是傻子是什么?
但后来,王之臣被打的只剩下两百人向西逃窜,然后向北逃到锦州的时候,皇太极对他还算是善待,但后来阿敏被俘,代善大败而归的时候,皇太极对王之臣就不算善待了。
现在,听王之臣,在宁远的日子过得不怎么舒心,时常都被建奴的人穿鞋,碰软钉子,被些不痛不痒的怪话……
但王之臣将自己的力量打没聊时候,皇太极对他就有意见了。
但那个时候,皇太极需要笼络辽东的人心,所以对王之臣还算善待,可是自从阿敏被俘,代善大败而归之后,皇太极发现笼络辽东人心已经没有意义。
笼络个锤子啊,现在他满脑子都是想着怎么弥补这一次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哪里还有精力对付辽东?
所以王之臣,自然而然就不受待见了。
听叶先生曾在人前过,王之臣这样的,不可以称之为人,一定是要死的。
这就是选择的重要性了,王之臣的一个错误的选择,或许需要他用生命来偿还,如果知道是如今这种结果,他当初恐怕将自己的双腿打断,也不会出山海关,试图截杀卢象升吧?
他们根本不怀疑叶先生做不到这件事,只是叶先生如今的目光,并不在王之臣的身上罢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叶先生就会腾出手来处理辽东了?”祖大寿问道。
袁崇焕摇了摇头,“应该不会,陕西的事情其实还早,仗打完了,接下来的收拾人心,才是真正麻烦的事情。”
“能不能让陕西的百姓安安稳稳的过这个冬,才是此刻最关键的事情。”
“至多,也就是顺带对付一下山西的那群人。”
袁崇焕在守京城的时候,表现不错,得了兵部右侍郎的职衔,这是叶铭亲自提的,所以他现在已经算是皇党。
但现在看来,当皇党成员,没有什么不好。
祖大寿叹道:“那才是麻烦事,咱们打仗还算行,但是这些事情,还是抓瞎,就是不知道叶先生有什么办法了。”
袁崇焕道:“叶先生肯定有办法的。”
祖大寿看了看不断远去的鞑子,“不行就从鞑子身上薅羊毛呗,这事情叶先生最擅长。”
“如今仗都打赢了,其他事情,总没有打仗难嘛。”
袁崇焕道:“是啊,最难的事情已经过了,剩下的再难,也不会有打仗难。”
“对了,得将这边的战况,告诉叶先生。”
…………
十二月初。
西安府。
如今西安府内外的百姓,都无比震动,一个个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
当初听林丹汗带着十万大军,一路从宁夏卫进攻固原,苏布地带着六万大军,一路从榆林南下的时候,西安府的百姓,都想着这一次铁定是完了。
十六万大军啊,他们无法想象,这么多的鞑子,一个满目疮痍的陕西,到底要如何才能面对?
完了,全完了,下即将大乱!
十六万鞑子,他们一定是挡不住的,即便是叶铭在,也一定挡不住,毕竟他就那点人,就算是神,也不可能做到用这点人马,挡住那么多的人。
林丹汗和苏布地两伙鞑子,会师西安府,已经是必然的事情了。
想到这,西安府内外的百姓,无不人心惶惶,不管是城内还是城外,很快就大乱起来。
西安府守城的主力,是那些原本投降的神一魁的人,原本一个个觉得挺不错,吃得好有钱拿,造什么反呐。
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后悔了,吃得好有钱拿有什么用,还不如和神一魁躲到大山里面,至少安全方面,没有什么问题。
以前是他们笑话山里人,现在轮到山里人笑话他们了。
所以很快出现了一场哗变,一伙人先是放火干扰,然后偷偷跑到城门,想要打开城门,出去逃命。
好在西安府如今的守将满桂,是个狠人,很快就查到了这伙饶动机,带着人来将这伙人全部抓了。
第二日,直接在西安府的刑场,将这一伙人全部以最残忍的酷刑杀死。
与此同时,驻跸西安府的布政使周延儒周大人,再度找到世家大族,让世家大族拿出不少的银子。
这些世家大族之所以愿意给银子,原因很简单,这些士卒可以逃,他们怎么逃?他们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基业都在此处,什么铺子、宅子,可都是带不走的,人走了,钱没了,那同样是生不如死。
至于钱财,能带走,但是如今这个世道,带着钱财离家,那不正是催命符吗?
所以,他们只能指望这些士卒保护他们,为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只能让那些士卒得到一定的利益。
所以满桂得了一大笔钱,给这些士卒涨粮饷,如此一来,在大棒和甜枣的双重加持,再加上世家大族的配合之下,西安城城内,还算是安定下来。
至于城外,更好解决,要闹,那赈灾粮食,你们就不必吃了,宁愿烂在西安城内,也不给你们这些刁民吃!
不出两,熬不住了,一个个乖巧的很,那些不乖巧的,想要闹事的,都不用城内镇压,城外那些想吃饭的人,就会将这种祸患消弭。
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简直让周延儒和满桂精力耗尽。
喜欢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请大家收藏:(m.xs.com)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五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