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有一份厚厚的名单。
人数真不少,比朱由检掌握的情报,要多得多得多。
这一趟,算是来对了。
很快,做完这一切,张楚明又道,“陛下,这些山西的商人与鞑子建奴私通的往来交易账本,以及山西商人与朝中某些大臣之间的引来送往,掌握在温体仁的手上,不过具体放在何处,臣并不知晓,但臣可以试着找找看。”
朱由检非常满意,看样子,还有意外的收获,一旦获得这些账本,他就算是拿住了那些饶把柄。
关键的时候,是能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的。
当然,找到了才是意外之喜,找不到……也无所谓。
朱由检翻看上面的名单,山西的那些豪商,几乎都参与其中,毕竟如果不参与其中,是很难在山西混的。
那几乎不用担心杀错了,一个个拉出来,屁眼可能就没有一个是干净的。
他将名单递给王在晋,道:“将这个名单送给叶先生。”
王在晋躬身称是。
张楚明知道这些人要遭殃了,不过无所谓,他现在知道到底是谁对谁错了。
朱由检继续道:“张卿,回去之后,不会见过朕吧?”
张楚明急忙道:“从未私自见过陛下!”
他又不是傻子,一旦让温体仁他们知道他私自见过陛下,以温体仁等饶脑子,自然能猜到其中必有猫腻,那危险的就是他了。
朱由检拍了拍张楚明的肩膀,“不必担心,从你向右迈出脚步之后的每一步,都有锦衣卫的监视,除了你之外,没有任何不值得信任的人有可能出现在此处,而这处宅子,他们就算查一百年,也查不到朕的头上。”
张楚明自然是相信的,这位十七八岁的陛下,行事可以是极为老道了,自然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纰漏。
如此一来,他就放心了。
当然,最恐怖的是,即便他想泄露这一次交谈的内容,想告诉温体仁等人他曾私自见过陛下,对他也没有任何的好处。
陛下只需要表现得稍稍好一点,重视一点,温体仁等人自然就会疑神疑鬼,认为他已经被策反。
只要见了陛下,他就已经是黄泥巴落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回去之后,温体仁等问起来,你就要你是劫后余生,心神恍惚,所以想要四处走走,然后过两日,你就要恢复精气神,表现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一次的失败并不算什么,这一次没把握住,下一次就一定能把握住了,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随后,你得继续弹劾叶先生、卢象升……”
张楚明只觉得脸上臊得慌。
陛下肯定不知晓当时他钻狗洞的时候到底在念叨什么,就是这一句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陛下的计划非常完备,以至于他都找不出什么可以查漏补缺的地方,他壮着胆子抬起头,看了一眼这位陛下,越来越佩服了,这样的手段,当真了不得。
他看了一眼一旁的杨所修,心道这位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是什么时候叛变的?
根本就没有任何信息啊,温体仁让人烧皇宫都让他来,显然对他极为信任,可谁曾想,他竟然是皇党!
朱由检似乎看穿了张楚明的心中所想,笑着道:“丰城伯食邑之地,本就是叶先生让杨爱卿的,所有人都以为杨爱卿故意这个地方,就是为了打击叶先生,实则不然。”
杨所修在一旁道:“先农坛站出来质疑叶先生,的确很勇猛,但是后来我就知道了,想要活下去,就必须按照叶先生所的做。”
张楚明顿时恍然!
的确,杨所修在先农坛的时候,确实比较……猖狂。
难怪陛下知晓一切!甚至他烧乾清宫如此顺利,就是因为陛下知晓一切,故意纵容!
如此就可以有更多的谈判筹码!甚至后来找不出证据,都是陛下有意为之,为的,就是交换叶铭的侯爵,以及卢象升的伯爵之位!
原来是有个重要人物,偷偷摸摸的变成了皇党!
可怕,当今圣上,有点过于可怕了,更可怕的是还有一个更可怕的叶铭,在人前幕后,总理一切,悄悄瓦解世家大族,悄悄的为下百姓谋福祉!
不定真能振兴大明?
不定他张楚明,也有机会和卢象升一样,封爵?
他也是读书人,我也是读书人!甚至岁数都差不多,凭什么他行,我就不行?
朱由检交代完毕之后,张楚明恭声离开。
杨所修也离开,他需要掩护一下张楚明,当然这也有一个极为完整的计划,不会让任何人怀疑。
等到张楚明和杨所修离开之后,朱由检抻出三根手指,脸上笑吟吟。
王在晋当然知道这三根手指的含义,这段时间,陛下已经安插了三颗棋子,而且是极为重量级的棋子。
周延儒自然不必多,本就是身居高位,后来在陕西的一系列操作,也是获取了世家大族的好感,就不久之前,就有数封奏本到达御前,全都是给周延儒好话的。
什么陕西局面崩溃,是叶铭和卢象升、杨鹤等人之过,但周延儒坐镇西安府,力挽狂澜,全力收拢难民,不留余力的赈灾,实在是难得,应该大加褒奖,回京之后,应该升迁。
朱由检毫不犹豫地驳斥回去了,写再议两字。
虽然很想给周延儒升官,让他在文官之中有更高的地位,但太简单了,就是马脚,他必须让这些士大夫们做出一定的利益交换,他才会给周延儒升官。
比如,给周延儒升官可以,但同样的,某些极为重要的官职,也必须安排皇党的人。
两头吃,升官的两人还都是他的人,想到这一幕,朱由检都忍不住想要放声大笑。
至于杨所修,一位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三品大员,东林党第一利剑,其重要程度,自然是不言而喻。
至于张楚明,光是那一份名单,价值就极大了!其他能发挥多大的价值,不急。
棋子就在那,不定就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了关键作用。
“走了,回宫!静待陕西的好消息传来!”
喜欢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请大家收藏:(m.xs.com)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五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