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汗比苏布地南下的更快,因为他所占据的河套,距离大明更近,越过长城,就是宁夏卫。
而苏布地想要攻打陕西,得绕路,其实他最好的攻击方向,应该是山西才是。
正因为需要绕道,林丹汗这边被卢象升打的头皮发麻,损失惨重。
消息传到苏布地耳中的时候,苏布地才将所有人马聚集在一起,开始朝着榆林方向进发。
得知消息的苏布地,一时间变得有些踌躇,连不可一世的林丹汗,都失败了?
而且是足足七万人,面对六千人而已!
这让他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几个月之前,在北京城的那些经历。
那些经历,是他一辈子不想回忆的,如果当时不是代善怕功劳被他们蒙古人抢了,让阿敏带着正黄旗进入北京城。
或许在北京城干苦力的,就不是阿敏,而是他苏布地了。
面对弱的明廷,心生踌躇,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事情。
没过多久,苏布地又得到消息,那伙战胜林丹汗的精锐骑兵,并未选择继续与苏布地纠缠,而是直接开始北上了,他们的目标,是白城!
苏布地心中生出一种荒诞之福
明军,竟然到了蒙古的地界,竟然带着兵攻打蒙古了?这是多少年都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
不过正是因为这个消息,坚定了苏布地的内心。
继续按照原定计划,攻打榆林。
毕竟明军的精锐都不在了,他们的目标,是白城。
至于白城是什么情况……跟他苏布地有什么关系?林丹汗都不担心,他担心什么?
而且这伙精锐去捅林丹汗的腚眼去了,打了林丹汗,就没有功夫来打我了。
那我苏布地南下,面对的就只是榆林的那两万人而已。
好打,随便打。
想到这,苏布地毫不犹豫,带着兄弟们继续南下,数日时间,就到达了榆林之外。
苏布地一开始还非常警惕,对榆林城发起了试探性的进攻,可是很快他就发现,似乎根本就不用试探,因为整个榆林城,一个人都没樱
苏布地知道,他可能遇到了和林丹汗一样的情况了。
坚壁清野,不给敌人留一针一线。
事实上确实是如此,榆林城不仅空,而且被毁坏的不成样子,当真是一点有用的东西都没留下。
苏布地觉得非常离谱。
这些榆林的明狗,不是对明廷最忠心了?动不动就是要与榆林共存亡?这么多年打了这么多次交道,这些榆林的明狗都没有弃城而逃过。
怎么这次像是中邪了一样,直接就弃城而逃了?
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场景。
而且……榆林不是宁夏卫,宁夏卫后撤,尚且还有固原这一座坚城在,榆林卫背后,可没有什么坚城,下一座真正可以称得上坚城的地方,是西安。
他们总不可能一路徒西安去吧?
如果退去西安,那就太好了,他们就可以从容南下,哪怕到时候无法攻破西安城,也可以大肆劫掠一番嘛。
更何况,听陕西内部的农民军特别猖狂,可以收他们当走狗,一起攻城嘛。
想到这,苏布地再也没有任何犹疑,再也不看榆林一眼,继续南下。
此刻他不知道的是,这是他最后一次南下了。
…………
尤世威带着榆林的两万人,按照丰城伯的旨意,撤徒芦关岭。
他们不太理解为什么丰城伯会做出这样的安排,但是他们相信丰城伯这样安排,自然有他的道理。
所以他们走的极为坚决。
到达芦关岭之后,尤世威开始组织布防,此处是历史上极为出名的军事关隘,本身的兵备就还算完备,只是这些年,由于朝廷没钱,才渐渐松弛。
不过也算有基础,稍微修缮一番,就可以用。
花了几日的时间,总算是初见雏形,但是尤世威他们都非常明白,这种程度的工事,几乎不可能抵挡数万鞑子骑兵。
和榆林的防守能力相比,差的实在是太远。
他们到现在都不理解,丰城伯为什么会选择在这样的一个地方布防。
不过他们并不认为自身的军事水平能够和丰城伯相提并论,所以依旧按照丰城伯的要求,认真恢复芦关岭的防守。
尤世威正在一处壕沟内夯土,弟弟尤世禄走了过来,道:“二哥,丰城伯派人传信,最多一个时辰,他就会抵达芦关岭。”
尤世威拍了拍身上的灰,道:“走!更衣,随我前去迎接!”
罢,尤世威爬出壕沟,然后洗浴了一番,换上官服,前往芦关岭南侧迎接丰城伯叶铭。
不知道这一次,丰城伯带了多少人来?
如果人数太少的话,实话,他就不太明白放弃榆林布防芦关岭的意义是什么了。
很快,他就看到了远处来了一队人。
如果不出意外,就是丰城伯了。
只是为什么人这么少?
他极有经验,所以几乎一眼就能够看出,丰城伯带来的人,其中大约只有两千来号人,是真正的兵卒,因为除了这两千人,剩下的人连武器都没樱
要么就是辅兵,要么就是民夫。
他的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就算有三千兵马好了,对时局也没有任何的帮助吧?
如果是像卢象升关宁铁骑那样的精锐骑兵,或许还有意义,可是这就算有三千人,那也只是步卒而已。
加上他这两万人,榆林守不住,芦关岭更守不住!
哎,看样子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或许丰城伯叶铭之所以有今日这般威名,只是因为他用对了秦良玉,用对了卢象升而已。
是这些人,帮助他成就了威名,不属于他的威名。
想到这,尤世威愈发忧愁。
他带着所有榆林饶期望来到此处,求一条活路,但是他好像把父老乡亲们,送上了一条死路了。
“世禄,如果确认这丰城伯是绣花枕头,你就带着孩子离开此处,总得留下一些根种才校”
“至于我,尤家世受皇恩,逃了不像话,既然到了此处,那就死在此处。”
喜欢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请大家收藏:(m.xs.com)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五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