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倭国前线传回来的消息并不多。但哪怕这样,援倭公债还是经历了腰斩。
很多人已经秉持着自己不卖就没有亏的思路在坚持着了。
为什么呢?
因为原本很多人以为的是大明兵一到,倭国上下立刻传檄而定的。
结果没想到,迁延半年,也就才将将收复倭国京师而已。
这让一开始众人心中的王者必胜之师打了不少折扣。
好在目前为止伤亡不大。神机营回来报告的总的无法恢复战斗的伤亡也就一百来人。
相比之下,倭国王招募的武士实实在在的伤亡惨重。借调朝鲜的雇佣军更是已经完全崩溃。
很多时候,援倭总督李如松都在怀疑,这两家都是敌人那边派过来来扯后腿的。
要不是这两家的士兵好几次在侧翼临阵溃逃,也不至于在前两次决战让对方主力迂回逃脱,把野战决战变成了城池攻防战。
倭国这鬼地方大量的石城石墙堡垒,这玩意对于进攻方太不利了。哪怕大明有如此多的火炮助阵,依然于事无补。
倭国叛军通过节节防守,固守待援后,现如今通过东洲那边同样更换了新式火炮火铳。这下自然更难了。
更难绷得住的是这些倭国武士在朝廷这边就各种丢盔弃甲,畏战如虎,一旦投降到叛军那边立刻变成悍不畏死,勇猛无双。同样的人,前后差异如此巨大,仿佛是谁施了法咒一般。
只是怕影响援倭公债的价格,引起京师民乱就不好了。这事李如松都是让随军太监派东厂的人亲自回去口述,可不敢写在军报里。
李如松是想不通的,好歹东洲那边也是大明子弟,求一求当今皇帝,内附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如今这么玩命支持倭国叛军干什么?难道指望这些倭国武士能消耗大明军力吗?
虽然是收钱收人结算,但真的不怕有一日大明兵降临吗?
李如松脑子里一团浆糊,好在倭国的京城那也是相当繁华的,李如松进了京城,自然也享受了起来。
反正现在战线僵持着,先让倭国本土武士去试探地方战线的强弱缺口,就干脆让大明神机营的军士先修整一下。
这几,倭国京都的艺伎糟了殃,三千大明神机营军士还有好些朝鲜倭国本地的军官。
人手不够,只能去普通人家那里借用几百名了。
好些人明明期望着国王回来过好日子的,这下算是没日子了。
一时之间,京都内城还爆发出好几处火灾。
李如松皱着眉头,一边享受艺伎的按摩,一边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来解救倭国的正义一方来。这倭国王给出如此优待,李如松是想不出其中缘由来。
好在现在大明梅毒已经有些苗头了,李如松也就按摩按摩,并不真玩女人。只是这一趟倭国出征,真的涨见识了。
倭国国王,对内当然是称皇的,作为一个有史以来就有名无实的皇,要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扳回一局,就只能借助大明威了。
但大明就是为了石见银矿的,因为现在收复京都都就战线冻结了。
皇不得不为将来大明兵撤出后自己的治理做出安排了。
这最简单有效的就是联姻了。但从这段时间自己了解到的大明历史看,下嫁公主这事根本不可能。因此才想了这么一个借种的国策来。就是搜集民间六千育龄妇女与大明官兵消遣,事后再等怀孕,生娃就校这里面哪怕只有一半生出男孩,那依照大明的家族传承,也是三千份香火情。
这些军士将来大概率会驻防辽东,那倭国通过下层军官可以得到的好处就太多了。
如此精妙却臭不要脸的计划,一根筋的李如松自然想不明白了。
? ?多谢多谢书友江船星雨十年灯、lhpd的推荐票
喜欢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请大家收藏:(m.xs.com)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五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