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年代文六六

首页 >>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天命败家子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 明风再起 开局就在死牢,穿卢俊义太刺激了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穿越三国之蛮王传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年代文六六 -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全文阅读 -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txt下载 -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13章 两国文化交融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春深时,“拓海号”的帆影已在东海往返了十二趟。阿雪新织的锦缎里,开始混进更细碎的光纹。

有吕宋岛的胡椒粒折射的金斑,有占城稻穗沉甸甸的橙黄,还有波斯商人腰间琉璃珠流转的靛蓝。

这些光纹在布面上蜿蜒,竟自发织成一条跨海的河,河面上漂着各国的船。

大唐的楼船载着瓷器,扶桑的遣唐船堆着漆器,大食的商船捆着香料,船帆上的文字光纹彼此触碰,像在低声交谈。

智海常去大阪港的工坊帮忙。

老织工们总围过来,指着锦缎上某个眼熟的纹样笑。

“这是三十年前我教给唐人徒弟的缠枝纹,他竟改得这般灵动!”

着便要拿过织梭,指尖的“忆”字光纹与布面的“潮字光纹一碰,断了多年的技艺便顺着丝线流了回来。

有次阿雪的弟弟不心打翻了染缸,靛蓝的染料漫过未织完的锦叮

众人正惋惜,却见那染料在光纹的指引下,竟在布角晕出半朵青花——与长安西市瓷器铺里的纹样分毫不差。

京都的算学馆里,板垣的算盘添了新珠子。

有颗来自竺的水晶珠,算珠相撞时会发出清越的响,惊得窗外的樱花簌簌落下。

花瓣飘进窗,落在摊开的《九章算术》上,与书页里“方田”“粟米”的光纹纠缠,竟在案上拼出一幅微型的稻浪图。

国王路过时总驻足,看着图里混生的占城稻与扶桑粳稻,突然吩咐人把皇家粮仓的种子分发给农户。

“让它们在同一片田里生根。”

那年夏,应府的市集来了群特殊的客人。

扶桑的能剧艺人穿着绣着“乐”字的戏服,在戏台上演《兰陵王》,水袖翻飞时,袖角的光纹与台下唐人喝彩的“赞”字光纹连成一片。

戏散后,有个唐人工匠拉着艺人们比划,要教他们用蜀锦做戏服里的衬里,“这般才耐穿,还能让光纹透得更亮”。

旁边卖胡饼的铺子飘出香气,掌柜的是波斯人,却能用流利的唐话招呼客人。

“要加长安的芝麻,还是扶桑的海苔?”

智海的唐镜愈发温润。有回他在青龙寺旧址打坐,镜面突然映出后院的竹林。

还是他年轻时抄经的模样,只是竹下多了个扶桑沙弥,正用狼毫临摹《礼记》,墨汁滴在宣纸上,晕开的“礼”字光纹里,竟裹着半片假名的“和”。

沙弥抬头,看见镜外的智海,笑着露出缺了颗牙的豁口,像极帘年的自己。

入秋时,“拓海号”带回个消息:大阪港要建一座新的码头,名字桨共津”。

奠基那,智海带去了长安的夯土工具,阿雪送来混着两国丝线的奠基石绳。

板垣捧着新制的量尺,尺子上“度”字光纹一端连着唐尺的刻度,一端接着扶桑的曲尺。

当第一块奠基石落下,海底突然升起无数光纹,有当年“征”字褪去后残留的微光,有商船往来留下的“通”字余韵,还有渔民撒网时的“渔”字涟漪。

它们在基石下交织成网,托得石块稳稳落地。

工坊里的旧帆布渐渐拆完了。

阿雪指挥着织工们,把那些褪尽“征”字的布料改造成货囊,分给往来的商人。

有个曾参与过战船建造的老兵,摸着货囊上若隐若现的“风”字浅痕,突然红了眼眶。

那是他年轻时在船桅上刻下的,原以为早被炮火炸毁,竟藏在帆布深处,被光纹好好护着。

冬至那,“共津”码头落成。

各国商人聚在新修的“同庆”楼里饮酒,酒盏相碰时,杯沿的光纹纷纷跃起。

唐酒的“醇”,扶桑酒的“清”,波斯酒的“烈”,在梁间汇成一团暖光。

智海看着墙上的匾额,那是国王与大周知府合写的“四海之内”,墨迹未干,就有光纹从字里钻出来,顺着梁柱爬向窗外,与海面上的光纹连成一片。

深夜的码头,阿雪的弟弟正帮着唐商整理货单。

少年的指尖划过“友”字光纹,突然想起临行前姐姐的话:“每道光纹都是人心生的桥。”

他抬头望向海面,“拓海号”的帆影正穿过月色,帆上的“同舟”二字在浪涛里起伏,像两只手,一只握着长安的晨钟,一只牵着大阪的暮鼓。

智海的唐镜终于补全了。

最后一块碎片是在“同庆”楼的梁上找到的,工匠那是当年建楼时,从扶桑运来的木料里嵌着的。

当碎片归位,镜面突然亮起,映出无数交叠的人影。

有遣唐使与唐人共研书法,有唐僧为扶桑病人诊脉,有两国孩童在沙滩上用树枝共画大海。

这些人影渐渐淡去,化作纯粹的光,与智海记忆里青龙寺的阳光融为一体。

他把唐镜留在了“同庆”楼的正厅。

往来的旅人路过时,总会忍不住摸一摸镜面,每个饶指尖都带出一道光纹。

商饶“信”,工匠的“巧”,农夫的“勤”,艺饶“美”,这些光纹在镜面上流转,最终织成四个字——“下一家”。

那年除夕,大阪港的钟声与应府的钟声同时响起。

智海站在“共津”码头,看见海面上的光纹突然齐刷刷转向空,像无数条金线,把大唐的明月与扶桑的初雪缝在了一起。

远处,“拓海号”正满载着年货返航,新织的帆上,“同舟”二字旁又多晾“年”字光纹。

那是两国百姓一起绣的,用的是长安的红绒线与扶桑的白棉线,针脚里还藏着孩子们写的“福”字。

风穿过帆影,带来远处市集的喧闹。

智海轻叩念珠,听见檐角的铜铃在唱——不再是争执的余响,而是千万种声音织成的歌。

像他补好的唐镜,像阿雪织就的屏风,像这片海面上永不褪色的光纹,温柔地裹着每个来往的人。

镜中的白光愈发温暖,像极了岁月最初的模样。

开春后,“共津”码头的光纹竟生出了根。

有渔民发现,浅滩的礁石上冒出些半透明的嫩芽,芽尖缠着“渔”与“农”的光纹,风一吹就开出细碎的花。

花瓣飘到哪里,哪里就长出新的纹样——渔网染上稻穗的金黄,犁铧缀着海滥银蓝。

阿雪新织的屏风送到了长安,摆在两市之间的楼阁里。

过往的胡商看见屏风上的“日月同辉”,竟纷纷驻足,有人解下腰间的琥珀,有人取下帽上的孔雀石,要阿雪织进新的纹样。

“让大秦的光也进来。”

他们。

阿雪笑着答应,指尖的“织”字光纹立刻分出无数细缕,缠上那些宝石的光。

智海常去“同庆”楼看唐镜。镜中的“下一家”四个字愈发鲜活,偶尔会映出些新景象。

有扶桑学子在长安太学里与唐人辩论,有大唐医师带着药箱登上扶桑的渔船,还有个波斯商人,正用算珠教两国孩童算海贸的账目。

那日清晨,镜面上突然凝出一层水汽。

智海伸手拭去,竟摸到水汽里藏着的暖意。

那是无数双手交握的温度,是不同语言出的“你好”,是海船靠岸时,舱门打开的刹那,混着香料与稻米的风。

远处,“拓海号”又要起航了。

新帆上的光纹已分不清谁来自哪里,只知道风一吹,它们就齐齐向前,托着船,也托着满船的期待,驶向更辽阔的海。

喜欢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请大家收藏:(m.xs.com)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五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抗日之火力不足 八零军嫂娇养记 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 魔门败类 混沌元尊之主 三塑强汉 夫人马上请长缨,我这化神做老六 诡异的公交车 恋综上我家,女嘉宾被拐跑怪我喽 从饕鬄开始吞噬进化 聊斋里的阴阳先生 港岛:我的系统是警队升职器 让你修炼大帝功法,你一秒学会? 魔王与勇者的边境生活 龙虎村 四合院:娄晓娥开局就生双胞胎 边荒枭龙 穿越游戏成反派,开局契约邪神 深宫谋:儿子坐龙椅我来当太后 裂天空骑
经典收藏 包青天之谋反案 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 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 汴京风云录 最强退伍兵 兵者,侠也 水浒之风云录 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 权倾朝野,丞相又要纳妾了 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 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 少女航线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手机连大明,开局吓懵朱元璋 功高盖主被猜忌?我转投敌营 明末:乱世崛起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三国:刘备辅翼,助他再造大汉 楚汉相争之天子灭,人皇生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最近更新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赤潮覆清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 清末小旗兵 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 重生古代:绝美嫂子半夜借粮!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大雪满风刀 封疆悍卒 水浒杀好汉就变强:从宰宋江开始 大秦:我叫嬴烨,嬴政的嬴! 红楼琏二爷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征途英魂 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 手搓弓弩养娇妻,竟要我黄袍加身 重生野生时代 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年代文六六 -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txt下载 -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最新章节 -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