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薛霸王

西门888

首页 >> 红楼之薛霸王 >> 红楼之薛霸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重生北宋的那些年 从特种兵到侯门婿 穿越大唐,开局搬空国公府! 乱世兵户,入伍领取绝色美娇娘 天命败家子 大宋第一奸臣 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 风雪持刀人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少女航线
红楼之薛霸王 西门888 - 红楼之薛霸王全文阅读 - 红楼之薛霸王txt下载 - 红楼之薛霸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28章 海军初定计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薛蟠笑道,“侄在京中的玻璃作坊,这两年着实挣了些钱,那些银子放在手里也没什么用,不如用来造船。

“侄其实早就有意涉足海贸,正好现在有了机会,便先把船队建造起来,若是三叔嫌造船慢的话,那侄就先从南边买几艘海船来。”

史鼎刚到津左卫上任的时候,也不太重视水军营,他作为传统武将,更习惯在马上立功、陆上作战。

但是这一次,被满清鞑子的水军堵在门口耀武扬威,泥人还有三分性,史鼎的脾气虽然没有史鼐那么火爆冲动,但也在心中憋着一口气。

此时听薛蟠这样,反正对水军营而言没有什么损失,便点头同意了。

于是津沿海的造船厂,都被发动起来,兴造海船,薛蟠专门从京城调拨过来一百万两银子,作为海船建造的启动经费。

薛家商号的玻璃作坊,自开门营业以来,便日进斗金,现在虽然已经不再负责具体的销售,而是把这部分利益分润给了王家、史家、冯紫英冯家、卫若兰卫家,但是玻璃作坊作为生产方,每个月的净利润,至少也要五万两。

薛蟠调动的这一百万两,只是玻璃作坊兴办一年多来的累积盈利。

薛蟠又给金陵的二叔薛猥去信,在信中暗藏了几个之前从八大盐商口中敲来的秘密藏银地址,请二叔薛猥派妥当人手把那些银子起出来,用于购买海船。

八大盐商的秘密藏银,总数足有过千万两银子,薛蟠这次只给了二叔三百万两的份额,也够买几艘大船了。

薛蟠想要为刘汉帝国开发海权,船队是必不可少的,之前是一直没有腾出手来,现在借着被满清鞑子的水军威逼的机会,索性把这个事情先做起来。

水兵队伍的建设,本就要比步兵、骑兵难上几分,海军又要比内陆水军的难度高一些。

想要建成一支足有保卫海疆,甚至对外开拓的合格海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必须要做好长期的准备。

这也是薛蟠没有向朝廷请示,得到授权,才组建海军的原因,因为投入太大、收效太慢,朝中诸公就算意识到了海权的重要性,也会受限于朝廷的财政状况,不会批准。

但是海军建设等不得人,西洋各国现在都在大力发展海军,殖民者的触角已经伸到了刘汉帝国的海域,若是不能尽早组建起一支至少要有自保之力的海军,刘汉帝国的命运,难保不会重蹈历史上满清的覆辙。

所以,哪怕没有朝廷的许可,薛蟠也在这个时候,把建设海军,提上了日程。

而在海军正式成立之前,薛蟠先在渤海沿岸,组织起了一支海洋捕捞队。、

这是从去年冬,用炸药爆破冰层汲取海水的时候,顺便收获了大量海洋鱼获中得到的启发。

这个时代,海洋渔业资源,由于捕捞技术的落后,十分的丰富。

去年冬,只是在海岸沿线爆破冰层,就收获了巨量的鱼获,不仅极大地改善了长芦盐业公司的盐户,和开平煤矿的矿工的生活,还趁着冷,海鱼出水便被冰冻上,可以长时间保鲜,运了不少海鱼进京售卖,受益良多。

这个时代,总体而言,物资还是十分贵乏的。

这个贵乏,当然是相对的,像宁荣二府这样的权贵人家,山珍海味应有尽有;而在普通百姓之家,可能一年都见不到几次荤腥。

海鱼海鲜,就更难得一见了。

现在,长芦盐业公司的第二、第三生产基地,也相继建成投产,并且气回暖之后,原本的晒盐场,也重新开始作业,盐的产量迅速增加。

虽然暂时依然难以满足方圆几百里州县上千万人口对盐的需求,但是按照这样的产量增速继续下去,等到规划中的八个生产基地全部建成,长芦盐业公司的产量,必然会扭转现在食盐供不应求的局面,造成生产过剩。

当然,若是把长芦盐政的销售范围扩大,再多的产量,也能被消化掉。

但是,朝廷在见识到长芦盐政的改革成效之后,必然不会让长芦盐政专美,而是会把长芦盐政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推广的其他盐场。

就是朝廷诸公看不到这一点,薛蟠也会主动上书,要求朝廷这样做。

现在户部主管盐政的,正是右侍郎林如海,他本来就是因为在两淮盐政上实行改革,卓有成效,才因功升迁。

必然不会视长芦盐政的改革措施而不见。

可以想见,为了几年,刘汉帝国现在的几处盐政,产量必然会在现在基础上,出现一个质的提升!

现在,内陆缺盐的州县,制约盐价的要素有二,一是产量,二是运输。

在产量提升上来之后,运输就会成为制约盐价的最大要素。

而长芦盐业公司的食盐,想要销往各地,也必须要先解决运输的问题。

冬季的时候,还有冰道可以利用,在气转暖,冰雪融化之后,运输又成为一个大问题。

津与京城之后,还有运河,运输的问题还不算大,不过薛蟠也已经上书朝廷,要在津与京城之间,修建一条铁路,提升运输力量。

在运输的问题无法得到彻底解决的情况下,长芦盐业公司所产食盐,想要销往既定销售范围之外,在价格上并不占优势。

而且,盐是朝廷专营的,各个盐场的销售范围都是固定的,轻易也不好改动。

所以,薛蟠要在长芦盐业公司产量大爆发之前,为所产食盐,提前想好销路!

而开海捕捞,发展海洋渔业,就是薛蟠为长芦盐业公司所产食盐,找到的一条出路。

现在,百姓吃水产鱼获,都讲究一个新鲜,一个不得不的原因,就是这个时代,保鲜不易。

尤其是各种鱼类,就算能够捕捞上来,若是没办法在短时间内销售出去,都要面临腐烂变质的问题。

这里又不得不运输的问题了,正是因为运输的制约,所以才导致沿海渔业,一直发展不起来。

因为,就算渔民冒险出海,捕捞大获丰收,但是鱼卖不出去,最终只会砸在手里,白费了一场辛苦。

而在长芦盐业公司的食盐产量提升上来之后,首先鱼的保鲜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可以用盐把鱼腌制起来,延长保鲜。

等到津与京城之间的铁路修建起来,运输的问题也得到解决,津沿海渔民捕捞的海产鱼获,多了京城这个多达百万人口的庞大市场,销路也不再是问题。

如此一来,渤海湾的海洋渔业,就有了发展起来的机会了。

津沿海,能够出海的大型战船,只有津左卫水军营那几艘,年久失修,经不起风肋簸,只能守在近海,但是型渔船,还是不缺的。

靠海吃海,长芦盐政就是靠着渤海,沿海的百姓,自然也不会放过海洋这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宝库。

尽管在此之前,无法凭借海洋资源发家致富,但是至少也能做到养家湖口。

现在薛蟠以长芦都转盐运使司衙门的名义,号召渔民出海捕鱼,盐政衙门对渔民的鱼获包销包售,价格公道。

薛蟠上任长芦盐政虽然才短短几个月,但是大刀阔斧的改革,已经彻底改变了盐户的生活。

被悉数招人长芦盐业公司的盐户,现在衣食住行,都有公司负责,每个月还都有一吊钱的工钱,按时发放,从未拖欠。

不止是男性壮劳力,老少妇孺,也都被长芦盐业公司招收起来,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老人也都有力所能及的工作,孩子则被送入免费学堂,识字读书。

妇孺也都各司其职,进不了生产车间,但却承担起了后勤工作,洗衣做饭,甚至还在生产基地旁边搞起了养殖,喂养了大量鸡鸭鹅、猪牛羊。

原本辛苦劳作一年,攒不下几个铜钱的盐户,现在却摇身一变,不仅吃得饱穿得暖,工钱也比之前单干的时候多很多,生活好了不知多少。

长芦盐业公司在起建生产基地的同时,也在基地周边,同时开建了各种配套设置,首先就是工人宿舍。

经过几个月的发展,长芦盐业公司已经有了后世大型国企的样子,盐户们作为第一批产业工人,也都受益良多。

原本,只有生活实在过不下去的百姓,才会来做盐户;而盐户手里但凡有些闲钱,总是先想方设法地买几亩田地,好做回自耕农。

现在,长芦盐业公司的职工们,虽然手里的工钱基本上都能攒下来,闲钱多很多,也在想办法买地,却再也没有做回自耕农的念头了,就算买了田地,也是租给佃户,做起了收租的地主。

长芦盐业公司的正式职工,也像后世国企员工一样,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

盐户亲都要比以前好了许多。

因为长芦盐业公司有规定,招募新工人会优先在现有职工家属中选择。

由于这个规定,盐户们的儿子不用了,连女儿都十分抢手,而且不是嫁人,而是入赘,为的就是拥影职工家属”的便利。

盐户们生活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

现在,盐户们生活变化的始作俑者,长芦盐政的新任上官薛蟠,亲自发出发展海洋渔业的号召,渔民自然踊跃响应。

尤其是在第一批出海的渔民,满载而归后,一船鱼获,真的在长芦盐政衙门换来了实实在在的铜钱,渔民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长芦盐政衙门收上来的海产,除了满足长芦盐业公司和开平煤矿两处数万职工的需求,其他的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就地装船,沿着海河、运河,以最快的速度转运入京,丰富京城的物产。

一部分则是晒成鱼干,最后一部分,则是用盐腌制起来,制成咸鱼,鱼干与咸鱼,也主要销往京城。

京城百万人口,需求甚大,以如今渔民的捕捞能力,只要能运过去,根本不愁销路。

薛蟠当然不会忘记向皇帝献媚,永昭帝吃到薛蟠命人送进宫的新鲜海鱼,笑着对戴权道,“这个薛蟠,本是上任长芦盐政,现在竟然卖起鱼来,不务正业!”

戴权代为分辨道,“薛大人可没有不务正业,长芦盐政的改革推进的十分顺利,现在宫中膳房用的食盐,就是长芦盐政进献的,用煮盐法制出的精盐,不禁盐味纯正,杂质也要比之前少很多呢。

“锦衣卫奏报,长芦盐业公司如今建成的三个生产基地,十数个生产厂房,煮盐炉火长燃不息,盐户十二个时辰连班倒,产量节节攀升,开平煤矿黑漆漆的煤炭流水般运进去,白花花的食盐流水般生产出来。

“往年开春时节,长芦盐场原本采用的晒盐法,由于气缘故,产量供应不及,京城往往会出现一个食盐供应的空白期,盐价会因为供不应求而上扬,直到新盐制出来,盐价才会回落。

“现在因为实行了煮盐法,产量不再是气因素制约,生产效率也远胜晒盐法,所以今年京城的盐价一直非常平稳。

“薛大人本来给盐商定了一个零售指导价,一斤盐的售价不得高于三十文,现在盐商为了打开销路,不仅不涨价,售价反倒还较指导价低上几文钱呢。”

永昭帝点头道,“如此看来,薛蟠确实是心有成算,才敢在朕面前立下军令状,长芦盐政一年为治河新策筹集两百万两银子的经费,看来是难不住他了。”

戴权陪笑道,“不止是难不住薛大人,现在因为盐政衙门又卖起鱼来,算是额外多了一份收入,不定还能多筹集到一些经费呢!”

永昭帝点头道,“长芦盐政衙门卖鱼,虽然看似与本职无关,但是薛蟠的奏折中得明白,新鲜海鱼毕竟运输不易,他会借用盐政的便利,把更多海鱼制成咸鱼,如此即可长期保鲜,又能方便运输。

“更重要的是,发展海洋渔业,既能增加沿海渔民的收入,改善百姓的生活,又能为京城丰富物产,让京城的百万百姓,能有更多肉食,此乃一举数得的善政,薛蟠果然没有令朕失望。”

戴权凑趣道,“最重要的是,此项善政,不仅不用朝廷支出经费,反倒能给朝廷多收一些赋税呢。”

喜欢红楼之薛霸王请大家收藏:(m.xs.com)红楼之薛霸王五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风雪战火 挂名赘婿 重生后,四岁萌娃横扫末世! 黑渊降临,我独自登神 重生宠花暖且香 魔门败类 云其深 与她惨死重生!摄政王追妻定乾坤 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 逆袭学术渣 历史名人在都市 堪破三千世相 秦氏仙朝 青春盛宴 冷血前夫缠娇妻 重生之杀手至尊 大明无盐女 我,五大善人代理人! 回头见鬼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经典收藏 边荒枭龙 朕乃董卓,文优文和助我雄霸天下 楚汉相争之天子灭,人皇生 大唐情报局 无敌万岁爷 最强退伍兵 逍遥暴君 三国之匡扶天下 北境拥兵四百万,母亲让我叫太后 穿越:从三皇五帝开始 春秋演义之鲁帝一统 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 梁山第109将 北明共和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 三国:我才不想在乱世谈恋爱 暗夜游侠 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 手机连大明,开局吓懵朱元璋
最近更新 小姐,姑爷他又要造反啦!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大乾边关一小卒 大明第一公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请摄政王赴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风雪持刀人 男女互换术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坏人笔记 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 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娘子都首富了,还要考状元? 乱世猛卒 重生古代:绝美嫂子半夜借粮! 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
红楼之薛霸王 西门888 - 红楼之薛霸王txt下载 - 红楼之薛霸王最新章节 - 红楼之薛霸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