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kk妹

首页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中世纪崛起 风雪持刀人 水浒:我在梁山当绿茶 三塑强汉 重生北宋的那些年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抢救大明,从安排魏忠贤开始 边荒枭龙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乱世兵户,入伍领取绝色美娇娘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kk妹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全文阅读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txt下载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10章 狠狠地轰!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虎贲卫巡边剿匪之讯,如春风野火,瞬间席卷顺府,全城为之沸腾。

昨日方离京城的董应举,未及归途,已闻周应秋急报,飞骑传书,瞬息而至。

他轻挥朱笔,回执已毕,又赐铜板十余,以示嘉奖,差役欣然离去。

“圣上高瞻远瞩,实乃社稷之福。”

董应举望着差役远去的背影,心中暗自赞叹。

新政受阻乡间,圣上毅然遣军助力,无异于为新政披荆斩棘,开辟坦途。

“策马前行,再赴他乡。”

董应举一跃上马,对随行众人豪迈而言。

众将士齐声应和,士气如虹。

路旁,虎贲卫铁骑列阵,气势如虹,浩浩荡荡,引得路人驻足赞叹:“新军之威,震古烁今!”

李大户立于旁侧,苦笑摇头:“皇恩浩荡,税赋难逃,谁敢轻忽?”

昔日士绅,常以民乱为盾,抗税拒征,此计千年未变。

然今朝不同往日,圣上明察秋毫,官吏合流,税政严明。

昔日士绅之权谋,今已无处遁形。

昔日征税,士绅操持,上下其手,中饱私囊。

而今,官员亲赴田间,税赋分明,无有遗漏。

更有告缗令出,严惩偷税漏税,士绅官员,皆需掂量成本,权衡利弊。

于是,曹文诏、徐允祯二将,领命出征,于顺府内纵横驰骋,军纪严明,秋毫无犯。

二人深知,京畿重地,非同可,行事需谨慎,不求奇功,但求无过。

如此,圣上之令,如臂使指,新政推行,势如破竹。

士绅之谋,终难逃网恢恢。

境内岂容匪徒藏身?

此番出征,皇命所系,实为试炼新军锋芒。

二人皆不敢有丝毫懈怠,尤其是徐允祯,身为勋贵之后,智计百出,非比寻常武将曹文诏。

他,徐允祯,子之戚,大明未来的定国公,正逢皇帝意欲重振勋贵军权之际,虽路途艰辛,然权柄在握,何人敢言苦?

徐允祯自是全力以赴,即便混迹于粗犷军卒之中,亦能安之若素。

京城因虎贲卫巡防而秩序井然之时,辽东却烽烟再起,武靖营与建奴正蓝旗,姜弼与阿敏,两雄对峙,榆林英豪对阵建奴悍将,血脉喷张。

京城急令,五日飞抵辽东,皇帝御笔亲批“放手一搏”,熊廷弼闻讯,即刻挥师北上,誓复失地。

泛河两岸,明军火炮轰鸣,六十米宽的河面难阻铁骑雄心,昔日航运要道,今朝成为土城之殇。

五轮炮火,城墙摇摇欲坠,终至轰然倒塌。

“将军,是否即刻攻城?”

将士请命,姜弼淡然:“勿急,再行炮击。”

熊经略之教诲铭记于心,“结硬寨,打呆仗”,火药充裕,何须急攻?

辽东风云际会,火药之威,足以撼动辽沈,何惧一城之得失?

炮声隆隆,城内人心惶惶,熊廷弼三战告捷,辽东士气大振,而建奴则如临末日。

努尔哈赤无暇顾及旁骛,急需重整旗鼓,铁岭、开原,虽知难守,亦需奋力一搏,以保士气不失。

往昔以命相搏夺城,今朝岂能轻易言弃?

于是乎,这份棘手的任务——象征性地阻击明军,便不偏不倚地落在了两蓝旗这对“难兄难弟”肩上,它们本就身处边缘,备受冷落。

正蓝旗之舵,由阿敏执掌,他麾下皆是努尔哈赤胞弟舒尔哈齐的旧部,人马雄壮;而镶蓝旗,则由莽古尔泰率领,麾下多为昔日战友及叶赫部的归降之众,可谓新旧交织,错综复杂。

我族虽以骁勇着称,尤擅“弃暗投明”之道,但此番安排却暗含玄机。

阿敏身为舒尔哈齐之子,政敌环伺;叶赫部更是明朝附庸,地位卑微。

因此,两蓝旗便成了承接重压、包揽险恶的代名词。

“参领大人,局势堪忧,明军迟迟未渡,我等该如何应对?”

乌垒,一名风尘仆仆的旗兵,面带忧虑,宛如古之司马,急切地向长官求计。

明军火炮之威,犹如外飞星,非我等初涉科技之渔猎族群所能抗衡。

每闻炮声轰鸣,城墙震颤,守军无不心惊胆战,胆寒若鼠。

“勿论其攻与不攻,当务之急,乃修补城防!”

华善,这位守城将领,面对明军黑洞洞的火炮口,毅然决然。

他指挥若定,令伤者撤离,余者则争分夺秒,搬运沙袋、滚木,誓要封堵那摇摇欲坠的城墙缺口。

然而,炮火无情,未待众人喘息,新一轮的轰炸接踵而至。

“轰!轰!轰!”

巨响之中,人心惶惶。

华善怒不可遏,对那些企图躲避的包衣奴隶,厉声喝斥,甚至不惜以刀相向,只为稳住阵脚,扞卫城池。

“主子,您且避一避,明军火炮凶猛异常。”

一悌己人见状,连忙劝谏,欲拉华善避险。

但华善深知,此城若失,家族将沦为奴隶,他岂能坐视不管?

于是,一脚踹开劝阻者,手持长刀,誓要震慑人心。

那些汉人包衣,见华善动怒,恐惧之下,只得强忍恐惧,再次投身于搬运之郑

华善见状,面色稍霁,但仍不忘严令监视,若有懈怠,格杀勿论。

随即,他亲自登上城墙,欲探明军虚实。

此刻,他心中所系,唯有家族安危与城防稳固,至于那些包衣生死,已无暇顾及。

言罢,华善疾步迈向楼梯,未料,几步之遥,城外骤响炮火连,犹如雷霆乍惊。

“大缺心!”

惊呼未落,华善尚未来得及侧目,一枚暗色炮弹已如猛兽般撕裂残垣,砖石崩裂,哗啦啦间,他竟被掩埋于废墟之下。

周遭包衣之伤,他无暇顾及,生死有命,岂是轻易挂怀?

“速救牛录额真!”

众甲士如狂澜席卷,手刨足踹,终将其从瓦砾中救出,然华善已魂归西,头颅破碎,状若豆腐脑倾地,惨不忍睹。

城外明军炮手,虽不知城内详情,却深谙“趁火打劫”之道。

其装备,不仅有佛朗机炮之威,更有虎蹲炮群,口径各异,威力无穷。

一门巨炮,炮口若碗口般粗,炮手沉稳装填火药,再填以铁石霰弹,一挥手间,又是惊动地一响,碎石铁片如狂风骤雨,自缺口肆虐而入。

泛河所内,惨叫连连,姜弼闻之,嘴角微扬,赞许之情溢于言表。

浙兵火炮手,果然技高一筹,先以大炮破城,继以炮收割。

“若我榆林卫亦能得此利器,何愁不威震四方?”

姜弼望着熊廷弼赐予的火炮,心中暗自盘算,大明火炮久未更新,慈良机,实属难得。

城头之上,六虎蹲炮齐声怒吼,破片横飞,二十余人顷刻间毙命,或脑浆迸裂,无痛而逝;或身受重创,哀嚎遍地,求援之声不绝于耳。

即便是身披重甲的披甲人,亦难逃火器之厄,影开罐器”之称的它们,穿甲之力远胜弓箭。

即便有人肉盾牌在前,仍有三四甲士不幸中弹,倒地翻滚,哀号求救。

“援我!援我!”

呼救声此起彼伏,乌垒心中震撼难平。

此时,城外明军营地内,姜弼眺望那已被炮火洗礼的城墙,毅然挥手。

\"姜文、姜武,二位贤侄何在?\"

\"末将听令!\"

闻姜弼之言,二义子应声而出,英姿飒爽。

\"尔等率后营精锐,携火炮之威,向西而行,架设浮桥,为大军渡河铺路。\"

\"遵命!\"

二将抱拳,雷厉风行,即刻整点兵马。

\"传令茅国器,炮火不息,持续轰鸣。\"

\"得令!\"

明军筑桥之讯,犹如疾风骤雨,瞬间传遍敌城。

然建奴望洋兴叹,束手无策。西门炮火连,拦截之路,无异于火中取栗。

\"半渡而击,兵法精髓,然对手非池中之物。\"

靖武营火炮林立,逾两百尊,岂是轻易可犯?

增援则城空虚,减兵则无异于送死。

城墙摇摇欲坠,出城即成靶心,众人皆非愚者,岂敢轻举妄动?

\"轰轰轰!\"

炮声再起,震耳欲聋。乌垒惊魂未定,伏地避祸,虽姿态狼狈,却也保全性命。

炮弹轰鸣,城垛崩塌,碎石横飞,乌垒狼狈逃窜,颜面尽失亦在所不惜。

\"哈哈,再轰!给我狠狠地轰!\"

城外,茅国器指挥火炮营,眼见城防瓦解,喜笑颜开。

昔日火药稀缺,今日熊公坐镇,弹药无忧。

辽东不足,则上达听,求援京师。

炮火连,持续一个时辰有余。

姜文急报姜弼:\"将军,浮桥已毕!\"

立于河畔,姜弼眺望对岸浮桥稳固,城池残破,建奴龟缩。

他振臂一挥,对蓄势待发的将士们豪迈宣告:\"渡河,直捣黄龙!\"

喜欢大明史上第一大帝请大家收藏:(m.xs.com)大明史上第一大帝五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致异世界 咬春靥 龙虎村 刘宋风云 挂名赘婿 历史名人在都市 82年的我 堪破三千世相 横练为王 风华绝代 聊斋里的阴阳先生 逆袭学术渣 重生1985,开局荒地六十亩 边荒枭龙 四合院之从迎娶娄晓娥开始的日常 从饕鬄开始吞噬进化 曦日永恒 重生仙子与我对比,竟叫我相公? 皇妃在娱乐圈当顶流 传奇名将[足球]
经典收藏 刷刷视频,古人说不要停 包青天之谋反案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 无限:升维之路 大唐:陛下,您就低头认错吧 策马大明 权倾朝野,丞相又要纳妾了 开局奖励陷阵营,打造巅峰大明!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黑龙新传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开局裹入造反军 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 我去边疆做领主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水浒之风云录 一品县令 明末之白衣天子 无双立志传
最近更新 王凌在明末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红楼琏二爷 娘子都首富了,还要考状元? 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无敌六王爷 花屋湘军传奇 大明第一公 穿越之赵云传 说好败家子,比朕都有钱?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 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人在大唐当纨绔,开局接了帝皇榜!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 从傻儿到文圣,我靠科举单开族谱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kk妹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txt下载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最新章节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