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天降神兵

面包果

首页 >> 明末之天降神兵 >> 明末之天降神兵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黑龙新传 牧渊:我在大渊搞扶贫 山水行记 从特种兵到侯门婿 庆熙风云录 红楼两小无猜玉轩情 我去边疆做领主 三国:枭雄独白 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
明末之天降神兵 面包果 - 明末之天降神兵全文阅读 - 明末之天降神兵txt下载 - 明末之天降神兵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七十章 再次陛见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两个基地在紧锣密鼓搞建设,两个大明的掘墓人也在紧锣密鼓干革命,张献忠数次和官军交手,有败有胜,只是一直在狭空间,急于突围,他在找机会,终于再一次大战之后找到了官军的弱点,就是左良玉部消耗过大,平时对朝廷阳奉阴违,左良玉内心想保存实力招兵买马,又苦于朝廷不重视他没钱支撑他,即派人用各地收刮来的金钱收买了左良玉,让他给自己几万义军开个口子,从杨嗣昌布下的罗地网中突围而出,目标直指四川这个易守难攻的地域。

有道是下未乱蜀先乱,下已平蜀南平,只要占据了险要地四川,官军再要荡平流寇就真的比登还难了,张献忠显然从十几年游击战争中吸取了经验教训,不再像以前那样硬闯,开始注重创建根据地,不跟优势官军硬拼,四川就是最好的根据地,蜀王富得流油,蜀地粮食又充沛,足可以养活他一大帮子义军,进可攻退可守,就是自己独立建国也没人拿他怎么样,他正是抱着这种想法,才不怕牺牲孤注一掷,全军向四川转进。

这边杨嗣昌得到消息,张献忠部突破了几道防线,明显有进入四川的迹象,他知道形势危急了,他不知道是左良玉养寇自重,主动让开一条生路,放过张献忠,他只知道一旦让流寇进入四川,再想剿灭就是痴人梦了,自己身家性命事,恐怕整个大明再也无法安宁,于是心急火燎命令各处总兵围追堵截,务必拦住张献忠部,同时派出几批快马,请求秦良玉看在大明江山社稷份上,赶快出动白杆兵堵住流寇,无论如何不能让张屠夫得逞,又急递朝廷,请求神兵卫出马,帮助他解决最狡猾的八大王张献忠,至于皇帝怎么想,他已经顾不得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起来很科学,真正用起来需要上下齐心,同心协力才能成功,而大明缺乏的就是这个,所有总兵都有私心,都在保存实力,阳奉阴违的事都是明目张胆在做,正因为如此,杨嗣昌的这个战略才漏洞百出,除了初期取得一些成果外,后来由于资金不足各自为战被李自成张献忠钻了空子,一个占据了四川,一个攻入了北京,最后被后金捡了便宜,乘虚入主中原,直接造成了汉族科技发展的中断,演变出了近代屈辱的历史,一切的渊源,都是明末皇帝朝廷战略失误盲目乐观所造成的。

对于要不要出兵干预张献忠入川,穿越者早就达成了共识,不是要不要而是一定要,这是经过激烈讨论达成的共识。张屠夫凶名在外,屠杀四川百姓这是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如何都要阻止他的疯狂。

基地的争论主要是要不要出兵的问题,摆在眼前的不是一股义军,是两股,李自成正在伺机进入遭受旱灾民怨沸腾的河南,是先阻止张献忠屠川,还是先堵截李自成入豫?还是两个一起堵?秦岭和津电报不断,大部分的意见是两个一起堵,基地和津同时出兵,不需要太多人,只要在适当场合予以少量杀伤,大量恐吓,就应该能阻止他们进一步扩大,把他们活动范围缩,再分化瓦解,耗个几年,各地高产农作物推广,解决基本饥荒问题,安置大量流民,必定能不战而胜。

少部分的意见是先堵张献忠,理由是四川是粮仓,一旦让张献忠取得,要想平定就得猴年马月了,所耗资财必定无法计算,即使新军练成面对蜀道难的局面也很难应付,历朝历代的教训摆在那,不是靠先进武器装备就一定能成功的,当年全国解放后,四川等地的剿匪就付出了极大代价,剿了好几年才算彻底安定,如今是乱世,若不能及时解决张献忠,以后肯定有的头疼,所以平定张献忠必然是当务之急。

还有些人认为不管最好,反正崇祯喜欢刚愎自用,不如放任两处义军造反,把明王朝闹个翻地覆,句不好听的话,就是攻陷北京城也不怕,太子和一大批官僚在我们手里,随时可以利用,让他们去和满清拼个你死我活,我们再渔翁得利,坐享其成更好,省的废老大功夫和腐朽王朝泡蘑菇。

几种意见都有一定道理,但临管会觉得这场末世大战,必然会造成大量伤亡,都是中华儿女,不能眼睁睁看着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况且里面还牵扯到很多我们费尽心思保护下来的人物,如卢象升孙传庭史可法张煌言等等,若是放任自流必然给整个民族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介入,而且是尽早介入为好,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大家总算是达成了一致,那就是先阻止张献忠,再伺机解决李自成,不过不是给他们大量杀伤,而是恐吓为主,最好让他们投降保存大量流民性命,安置做劳工也好派遣去海外也好,总之能少杀伤尽量少杀伤。

此时张献忠部收买了左良玉后突出重围,又利用四川巡抚邵捷春和杨嗣昌有矛盾,集中兵力猛攻邵捷春防守的新宁,邵捷春本来以为张献忠不会到这里来,没想到被左良玉卖了,农民军神速前来,他手下的官军一触即溃,被张献忠轻松突入四川,彻底打破了官军的封锁,杨嗣昌已经清楚知道自己战略失败,他终于醒悟过来,一方面强令官军追击,一方面连上折子请罪,并要求辞去督师之职,推荐洪承畴孙传庭来主持,这比他后来连出昏招好多了,历史上他未能做到指挥军队如臂使指,所有官军从总兵到士兵,几乎无人听他的,一切战略完全纸上谈兵,都是走到哪算哪,导致张献忠入川后得到充足补充,发展壮大开始反击官军,那时候杨嗣昌甚至想用分化招抚的方式瓦解起义军,即赦免罗汝才等人,规定来降者授予官职,唯独不赦张献忠,张贴布告有能擒获张献忠者赏万金,封候爵,可惜第二布告旁就出现了农民军争锋相对的告示,上书“有能斩督师来献者,赏银三钱”明显充满了戏虐,以至于杨嗣昌神情沮丧,并怀疑左右都有私通农民军嫌疑,更加在指挥上昏招频出,最后因实在无法剿灭李自成张献忠畏罪自杀。

本时空由于神兵卫的存在,使杨嗣昌见识飞涨,结合皇帝临来时的摸棱两可的嘱托,自己战略部署的局限性非常清晰的展现在眼前,认识到若再如此强撑下去,大明王朝必然葬送在自己手里,所以一改往日自己目中无人刚愎自用的态度,不顾以前的隔阂,连番上折子,除了请罪就是坦白自己对形势的错误判断,自己已无能力为皇帝分忧,为国家除贼,请皇帝批准自己辞职,请神兵卫和其他大员前来主持,否则必出大事,自己百身莫赎云云,算是深刻认识到自己战略失误,可见神兵卫的出现,潜移默化,对大明各处的影响正日渐显现,可算是大明之福皇帝之福,也是他杨嗣昌本人之福。

接到急报的崇祯也已经明白杨嗣昌的战略失败了,由于自己的任性,满朝官员的无能,已经造成了难以收拾的局面,若再进一步实行原来的战略,后果就是真的亡国灭种,现在败报一个接着一个,时间紧迫,所有人又拿不出个主意来,这个时候再去请神兵卫出面应对,觉得放不下这个面子,尤其满朝文武还在一个劲叫嚣,投入更多钱粮,更多军队,最好把正在新军营的卢象升等人全调回来,全部派去西北,接替那些不中用的将领,不信灭不了流寇云云,总之不能让外人插手,以免尾大不掉,危及社稷,一副信口开河,书生意气,毫无治国方略,和以前病急乱投医一个样,没有丝毫改变,怎不能让他头疼?

崇祯在王承恩等近伺的点拨下开始静下心来,重新审视了十多年来的前因后果,流寇数灭数起,屡剿屡复,神兵卫得对,都是因为西北气候异常民不聊生所致,为了活命只能铤而走险,据这样的气候还要持续很多年,洪承畴他们也早就看出西北问题关键在于安抚救灾,若是一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不了根本,东北女真又在虎视眈眈,把国家所有资财全部消耗在西北,只会给后金大开方便之门,得不偿失,可现在这个局面应该怎样应对?把卢象升曹变蛟他们全抽出来调过去?那新军由谁来统领?这些新军可是大明最后的底牌,绝不能随便交给别人,崇祯虽然刚愎自用,但孰重孰轻还是分得清的,不到万不得已他是绝不会调动这些干臣的,在他内心隐隐觉得即使自己死社稷,也要为太子留下复心资本,因此满朝文武的湉噪根本影响不到他,现在他思量的是如何召见神兵卫首领,看他们能不能为西北开出良方来。

原先张献忠等部与官军数次交锋,各有胜负,一步步压缩流寇空间,看起来形势不坏,可官军多年以来习惯面对面拼消耗,忽略了对方多年的游击习性,造成数次剿而不灭的局面,现在又是如此,张献忠突围而出,以前所有的安排前功尽弃,靡费了朝廷粮饷,这样下去必然引得各处流寇群起,最后官军首尾难顾,就像高师成的那样,按下了葫芦浮起了瓢,好不容易有所好转的财政瞬间就会被掏空,连大明江山都岌岌可危,此时听取神兵卫神仙的意见尤为重要,这也是宫内所有人内心的想法,只是皇帝在迟疑,都是面子上的事,谁也不敢在皇帝烦恼的时候触了逆鳞,至于宫外那些腐朽的胡言乱语,还真没缺回事。

当值班太监气喘吁吁神情兴奋地跑进殿内,报告崇祯神兵卫数位大人在殿外要求陛见的时候,王承恩明显看到皇帝多日紧锁的愁眉迅速舒展开来,脸色潮红,激动的表情一览无余,他和所有人知道,真正的救星终于来了,所有人内心都长舒了一口气,神兵卫没有因为皇帝的任性怄气,光这份急社稷之所急就显示出他们的大度,也表示他们是真的在为大明尽心尽力。

“快,快快有请”皇帝终于出令内所有人想的话,刘宇亮薛国观等人紧绷的脸一下子放松了很多,连本兵陈新甲也显出了期盼神情,神兵卫首领来一定是有所建议,而且肯定比满朝文武靠谱得多,有他们在大明不会盲人摸象般手足无措,更不会病急乱投医,谁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救命菩萨般的感觉,好像生就该如此一般。

这次来的除了陆文夫高师成外,还有陈伟峰范武,四位伯爷全到齐了,可以神兵卫对这次陛见非常重视,殿内几个皇帝的股肱都站起来施礼,表示对几位伯爷的欢迎,皇帝也站起了身,微笑着指着几个太监迅速摆好的座位,请几位免礼就坐,陈伟峰陆文夫也不矫情,拱手施礼后一坐下,没等皇帝开口寒暄,即开门见山道“陛下,我等此来,是为了西北局势,若陛下允许,我等准备出兵助战,至于方略等会会详,我等还有一个要求,还望陛下恩准”崇祯听到神兵卫准备出兵助战,已经很欣慰,于是回到“不知几位卿家是何要求,若是所需钱粮等必然按价照付,不会亏了你等”陈伟峰笑了笑“非也,此次出兵神兵卫分文不取,只是希望陛下让孙传庭统领西北军事,杨大人固然对朝廷忠心耿耿,但终究是文人,对于战场灵机应变缺乏些许经验,不如让他回朝辅佐陛下,由久经战事的孙伯雅全权指挥更合适些,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崇祯在思索,刚罢官不久的孙传庭自己是怪他没有看好张献忠李自成等,造成今的局面孙传庭难辞其咎,如今再起复,内心虽然不愿意,但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这孙传庭牛脾气很难改,跟神兵卫走得那么近,甚至为他专门在秦地训练一批新军,让他统领西北,万一将来无法制约,又该如何是好?一旁的陈新甲和杨嗣昌是至交,当初杨嗣昌主和提议他是举双手赞成的,现在神兵卫提出要替换杨嗣昌,他觉得不好。因为孙传庭和卢象升一样都是骨子里不服输的主战派,若是让他一统西北,加上洪承畴这个两面派管着宁锦防线,皇庄新军在卢象升那里,下军队全在这些原先不对付的手里,那他们这些主和派必然式微,很快就会退出中枢,回家养老,因此他马上站出来反对,杨嗣昌大人战略布置没错,多次奏效,只要朝廷加大支持,加上神兵卫相助,必然能凯歌高奏,况且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此时若是把杨大人召回,恐怕会给流寇更大的流窜机会,到时就追悔莫及了,而文官领兵,孙传庭也是文官,不是一直都在征战四方吗,所以他反对将杨嗣昌替换下来。

刘宇亮则认为不如干脆把西北军权全数交给神兵卫,由他们指挥统一调度,力求以最短时间扑灭各处流寇,皇帝只要安心治理好全国政务,修炼内功,等新军练成,收复东北,下必然大治,所以他非但赞同调杨嗣昌回来,而且是一竿子到底,把西北全包给神兵卫算了,于是首辅大人和本兵陈新甲你一言我一语,着相反的话,互相较劲,一旁的薛国观则一言不发,两头不靠。

崇祯未置可否,内心知道神兵卫出马,肯定不会差,至于陈新甲想什么八九不离十是怕大权旁落,刘首辅则是受神兵卫影响一切出自完全的信赖,薛国观两头都不想得罪,也是情理之中,而自己究竟要不要顾及皇家颜面,放心大胆交给他们来处理,这需要时间思考啊,一时间真的难以下决心。

陈伟峰他们也不着急,拿出一张西北地图,上面详细地标明了李自成和张献忠所部位置,包括官军位置和配置情况,递给了王承恩,崇祯拿过来仔细观看,光这幅地图的详细情形就比自己那些瞎眼官员认真百倍,敌我双方兵力态势一目了然,什么叫知己知彼,这就是了,他立即吩咐刘宇亮陈新甲等人退出,去外面候着,反正这些纸上谈兵的文官也看不懂,等他和神兵卫几个首领商量好了再。

几个人一出殿,崇祯急忙问道,“若是由卿等统兵,可有胜算?”陈伟峰知道皇帝会错意了,赶忙回到“陛下,我等不会统兵,只会协助,朝廷大军还是让朝廷掌握为好,我等只是不想各路官军各自为战,不听号令,西北皆是孙洪旧部,故推荐孙督师总领,至于胜算现在言之过早,我等初步估计需耗时两三年方可平复”

“两三年才能平复?就没有速灭之法?”崇祯心切的表情一览无余,历史上就是对后金对农民军操之过切,才导致无法收拾,“西北之事不在剿而在于抚,并非抚寇而是抚民,张献忠等皆是积年老贼,抚也无用,关键在于多年灾荒民不聊生,为活命计只得裹挟为寇,抚民才是釜底抽薪之策,我等带有高产良种,可以缓解饥荒,只是需要时间推广,故需要两三年才有平复之望”高师成直到皇帝心急,所以插嘴解释到,“那若是流寇不灭四处流窜该当如何?”崇祯静下心来,想再仔细听听神兵卫的见解,“加固各地城池,坚壁清野,不求速战,抓住机会击之,做好与其长期作战准备,慢慢消耗流寇实力,最后消弭于无形”陈伟峰回答道,“那杨先生的方略不也是如此吗”崇祯感觉神兵卫的方法和杨嗣昌的方案似乎相同,都是慢慢缩包围圈,围而歼之,“非也,杨大人十面埋伏所耗人员资材过多,官军疲于奔命,往往十有九空,后方又不能救济,剿而复起,有时看似大捷实则流民放归后又啸聚,只是空欢喜,故我等方略是前方不用太紧迫决战,只要守好大城池,后方抓紧救济流民,安置难民,使其得不到补充,一来二往,张献忠即使大本事也无法做大,当然期间不能让其占领大城池获得资材招兵买马,所以需各处大城池加固城防招募壮丁,即使不能完全守住也要推延时日等待官军合围,绝不使其获得大补充,而官军则侍机给其一击,这样三番五次,必然分化瓦解,自然消亡”

“保住大城池,那城池呢?这满朝非语朕难以应对啊,况如此一来必耗资弥饷,这国库难以支撑,又当如何?”崇祯索性承认自己大明的窘迫状况,想看看神兵卫有何破解之法,陆文夫笑了起来“陛下我等就是为此而来,前方有朝廷大军坚壁清野,伺机痛剿,后方救济则有我等开仓安置,包括河南此次旱灾,我等已然准备下百余万担粮食,只待朝廷派遣清廉官员前往各地赈济灾民,其中部分灾民安置我处,无需朝廷太多消耗”

陆文夫刚完,崇祯站了起来,什么意思?百多万担粮食就是几百万两银子啊,神兵卫眉毛都没眨一下出手就出手了,自自己登基以来何曾见过有人如此大手笔帮过自己?激动啊,什么叫忠君爱民?什么叫雪中送炭?还有比这更有力的支持吗?一旁的王承恩立马呼唤上茶上好茶,快步下来朝四位深深一躬,眼含泪水,道“老奴替大明替皇上谢谢四位伯爷,如此为我大明,旷古未有,也替千万大明子民谢谢神兵的活命之恩了”着就要跪下磕头,范武赶紧一把搀住,这样一个老实人真情所致,忠肝义胆无出其右,众人皆感佩,就不需要如此大礼参拜了。

崇祯也走下了御座,也深深一躬,“王伴伴讲的对,如此大手笔朕感佩莫名,替这大明千万子民谢谢几位神兵了”陈伟峰陆文夫范武高师成急忙起身还礼,道“陛下礼重了,还请陛下放心,有我等在必然不让流寇做大,也必然相助朝廷收复东北,只望陛下耐心坐镇,亦不必理会朝仪纷纷,一切尽可掌握,无需忧虑”崇祯是真的感动,多少年从来没有一个帮手相助自己,都是一个人面对内忧外患,把自己头发都熬白了,如今喜从降,后顾之忧没有了,怎不叫人感动的落泪,可叹满朝文武还在一个劲非议,要是被他们误导真和神兵卫起冲突,这局面又将是如何收场,真神仙啊,每每危难见真情,能真助大明中兴者唯有神兵卫尔!

喜欢明末之天降神兵请大家收藏:(m.xs.com)明末之天降神兵五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深宫谋:儿子坐龙椅我来当太后 末世金丝雀到年代文的摆烂人生 小富婆倒贴,你居然去当警察了 挂名赘婿 玩家请上车 咬春靥 我的手下个个都是人才 乱舞刀塔 最强剑仙 道缘琼末 边荒枭龙 开局信仰负十,你让我当神父? 穿越宇智波就是要当火影 龙王出狱,我靠师姐就能无敌 回头见鬼 逆袭学术渣 秦氏仙朝 中年也逆袭 吞天造化诀 蝙蝠侠能有什么坏心思
经典收藏 马超重生大宋朝 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 公主下毒后悔,驸马嘎嘎横推 天命之寻霸记 包青天之谋反案 黑土龙魂 我为公子扶苏,打造大秦最强盛世 做土匪,我是认真的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我在大明割韭菜 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 逍遥暴君 大周郡马爷 穿越:从三皇五帝开始 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小好汉马寿 无敌万岁爷 兵者,侠也 我成了始皇帝的系统
最近更新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 呢喃诗章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 我,大楚最狂太子 手搓弓弩养娇妻,竟要我黄袍加身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神话版三国 俺是帝夜星空里最炫亮的星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大明权谋录 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沉默的战神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重生回到家破人亡前,从赎罪开始 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
明末之天降神兵 面包果 - 明末之天降神兵txt下载 - 明末之天降神兵最新章节 - 明末之天降神兵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