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引入牛羊的国策是一种平常的公文形式下发的,但是不同的是,这项国策的执行过程中,一群曾经在宴会上“放浪形骸”的朝臣们,在推波助澜。
大朝会之后,很快就有一些富商、餐饮大咖开始陆续的赶往洛阳,签署“加盟合同”。李直想过政治力量的巨大,但从没想到,政治的力量可以巨大到如此。一夜之间,南市衙门成了前来参与“加盟”的富商们的“炮火点”。洛阳的商人们在知道这事之后,也开始积极联系武庆春,七大姑八大姨,平时想送礼的,平时送过礼的,都来走武大饶后门。对此,庆春大人闭门不见,只是安排杨师爷来出面解决。
杨师爷在统计了各家的名帖之后,和武大人做了汇报,几个“南市衙门核心成员”得到的结果只有一个,报名的,先交钱,组织人传授方法。每批成员分成几个班,烧烤一班,烧烤二班,速成,学成之后,以烤出试吃人员满意的羊肉为标准。合格后,由南市衙门发上盖了一个萝卜章的结算证书,就算是结业通过了。有结业证书的人,都喜滋滋的回去和自己东家、老爷去邀功请赏去了。
而此时武庆春的衙门内堂中,老武却和李直在研究着更大的事情,如何组织人去贩卖更多的牛羊回来,并趁机收集情报。关于这一点,李直一直不担心,因为,当长安马上开更多的店铺的时候,就意味着更多的的牛羊肉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就意味着市场,市场代表的就是金钱。
果然不出他所料,很快,就有大批的商人开始来找武庆春登记了。按照南唐的制度要求,商人出南唐到突厥做生意,出了办好户所的登记之外,还要办理一种手续,通关文牒。这种通关文牒,李直之前听过,但没见过。之前他从突厥跑回来,到了酒泉的时候,他没进酒泉城,而是直接在城外,沿着道路走,拐来拐去,拐到了洛阳。可是,你的商队,带着大批的货物,正常的话,是需要走城、郡、县的,这样一路下来,不仅能保证维持所需的补充,还可以随时了解国内的物价,以方便到目的地后的售价确定。
李直根据后世的市场经济学原理,确定了市场这只无形的大手,同样也在操作着南唐的市场,因此,他毫不犹豫的相信肯定会有对市场敏感的商人在这方面下功夫。果不其然,很快,洛阳、长安及周边各地的牛羊肉价格开始上涨,上涨都不够准确,应该是飙升才对。因此,不仅是长安,接下来,整个南唐的牛羊肉包括海产品的价格都开始上涨。由此带来的效应是,草原的牧民们听南唐的牛羊肉价格上涨且一价难求的情况下,开始赶着牛羊直奔南唐。
南唐边境外,守城的士兵一辈子都没见过的情景就是,无数的牛羊像云彩一样聚集到城门外,一片一片望不到边。在一群牛羊的最前面,在城池的最前面,站着一排的突厥牧民,他们高声的喊话,问着守城的兵卒,我想把我的牛羊卖给你们南唐,你们快派人来收吧。这让守城的士兵不仅是懵,而是想死。我们和你突厥人是仇人,仇人你懂吗?结果你却站在我面前,和我你想把你的东西卖给我。这是什么世界?你是不是疯了啊?
从来没有过的局面,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就这么赤裸裸的发生在南唐和拒绝交界的每个城池,于是,最为难的是南唐的守城士兵,接下来怎么办?我都没接到过上面的指示,你就和我讲政策。想粗口了呢。
做为这个事情的朝廷督办人,武庆春从没想到过会有这样的局面,不仅是他,就是李直也没想到过。于是,大家集体开始面对新状况。
“这个事情简单啊,牛羊就在那里,商人们出去的有限,接下来,要么是我们代表朝廷购买,要么我们组织一群商人购买。就这样而已。”李直道。
“你再好好想想。”武庆春提醒他。
“以商饶名义,开始组织购买。对外宣布,南唐的商人已经准备完毕,对内宣布,南唐的商人开始报名,前面一百名收购牛羊的,给与一成的退税。牛羊价格完毕,就可以到衙门去领一成的税款。这样的的话,会有跟多的人来收。”
“那成为的牧民如果犹豫呢?”武庆春问道。
“犹豫的肯定略略无几。我建议马上派出军队,去草原上开始打击突厥的部队,防止想卖牛羊的人被阻拦。你明白?”
“明白。”武庆春当然明白。
于是在世宗显德十一年,一个奇怪的现象被写入史记,做为外族的突厥百姓,赶着牛羊,卖给南唐,而世代是仇饶南唐,却在派兵,维护者卖牛羊的突厥牧民的秩序。
连续三,牛油火把持续燃烧三,无数的牛羊被赶进安西郡,武庆春做为这个贸易战的负责人,每听到的都是买进多少牧民牛羊,然后又是卖出多少牛羊,净剩多少。
几的时间,他瘦了,但是他牛叉了。因为他买卖的纯利润是南唐往年赋税的百之十五。这个数字意味着,他只用了不到十的时间,就完成了别人一年的成绩。
老武已经没有力气笑了。他在睡觉,他太累了。而做为始作俑者的李直,此次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在琢磨着如何把牧民变农民。
喜欢袍湔传请大家收藏:(m.xs.com)袍湔传五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