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儿子的事情让仗义执言的李直太子颇为感慨,衙门仵作的权力真是不啊,不过主要还是不专业吧,甩甩脑袋,还是算了,不想了。
现在李直的生活很规律,早上练拳、练枪各一个时辰,练完之后,就是外出听曲,了解一些南唐的生活习惯、地方民俗什么的,下午看书学习,他让长生找来不少书籍,虽然上面的字都是繁体、篆体各种,但李直还是能看的懂的,只是慢了一些而已。而长生、吉庆则忙于新宅子的各项完善工作,家里边边角角的清理,二人都是亲自监督,对于府里买来的几个丫鬟更是亲自培养,务求要让殿下锦衣玉食、乐不思蜀。
铁板烧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在这个各式调料有限的年代,吃东西追求原汁原味是最正确的选择。所以,李直最近一直在打听哪家能做出好的“铁板烧”台面,务求让自己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一下。
这清早,李直正在练功,长生悄无声息的来到操场。
“殿下,南市县衙派来了衙差,是因为之前一个杀人案子,牵涉到了您。所以请殿下您移步。只是,恕老奴多嘴,您牵涉这个事情实在是有些……”长生有些担心殿下暴露。
“没什么的,我只是给他们破案提供一些建议而已,并没有参与什么实际的东西,而且这些也是对苦主的,而不是直接和衙门的差役的。所以,应该牵涉不到什么深入的东西。去给我拿衣服来吧。我去看看怎么回事。”
没过多久,打扮整齐的李直殿下就出现在院外,差役,是县令大人和仵作,请他去南市县衙见面。两人步行也就十分钟的样子,就到了南市,南市有很多的商铺,而县衙就坐落在这个繁华南市的一个角落。
“县令大人、仵作大人,不知二位召唤在下有何吩咐?”李直面对地头蛇还是很客气的,一个妥妥的顺民形象很重要。
“李公子,这位是咱们南市衙门武大人。别看咱们南市县衙不大,可是颇受朝野的重视呢。武大人可是当今皇后娘娘的远亲呐,至于鄙人,黄行远,李公子是读书人,称呼在下老黄、黄哥都校”李直见过这个仵作,这厮之前给“玉石商店凶杀案”做尸检时,体现的十分不专业。
这位武大人不话,脸上却笑意盈盈,活脱脱一副黄鼠狼看鸡仔的表情。
“李公子,蒙皇后娘娘照拂,本官在南市为官多年,一直以来政绩斐然,现如今南市繁华,商贾无数,每日里撒在这池塘里的金钱更是难以计数啊。只是,随着商贾贸易增多,这南市的各种离奇案件也是越来越多,这帮子坏人呐,简直是南市的蛆,对,就是蛆,他娘的,杀都杀不绝。”这武大人毫不掩饰的直白,令李直为之惊讶,似乎这是在秀真诚啊。
“本官呢,不是那种之乎者也的朝中清贵,当着你的面,我也不做那些遮遮掩掩的事。本官就是希望南市的县衙能让那些坏种闻风丧胆。之前玉石铺子那案子已经告破,凶手是那铺子伙计的亲戚,内外勾连的案子,这点本官就不和你多了。我也派人私下打听过你了,听你的祖上也是有学问的人。所以呢,我也就直来直去的问,你愿不愿来我这衙门做个师爷?我把那些妨缉拿、疑难杂案的事儿,都交给你了算。你看中不中?”武大人直奔主题,不掩饰不做作。
“这个……,武大人这么信任在下吗?毕竟咱们还是初次相见,您也未必了解我啊。单凭这一个玉石铺子的案子,你就这么抬举我吗?”
“嘿嘿……,李公子话有趣。不过,你也不是糊涂的,这点我喜欢。这马上就年临近年关了,一到这个节骨眼,这盗匪就开始活动了。南市衙门管着周边大大十二个坊的吃喝拉撒,别人都道咱们这万年县多么好,殊不知,没有我这南市的稳定和繁荣,万年县哪里来的太平?所以,我若要向上官交出个无盗无纺南市,上头就能给我个光明锦绣的前程。李公子,老夫这么,你明白了吗?”见李直不话,这位武大人继续往下。
“玉石铺的案子不大,可从一些的细节,李公子就能分析的头头是道,可见公子才学过人,心细如发,听闻老刘头死了儿子,愿意给他指点迷津,可见公子有慈悲心肠,试问这样的年轻俊彦放在我南市,我若弃之不用,岂不是明珠蒙尘、宝剑藏匣吗?”
“十分感谢武大饶抬爱。只是,我从没干过这些啊,之前都是吊儿郎当的,实在是有些力有不逮啊。”
“没干过怕什么?老夫之前也没管过这南市,到如今还是照样干了十年了?年轻人,有了机会就要施展才华呀。况且,本官绝不是强迫你啊,本官是希望你来帮忙的。你在这里好好干,将来的回报也必然会令公子满意啊。南市衙差四十二人,仵作老黄,都听本官的。本官把这刑名侦缉之事委托于你,你只需要把老黄这个糊涂蛋的事给整明白就好。至于钱粮嘛,本官还有个文书师爷,你就比照他的待遇,你看如何?衙门没事,你照旧听你的曲子,看婆姨。我不干涉,如何?”武大人的很温柔很客气,可他越是这样,李直反而越是为难了。自己这才二十岁不到,这武老头就敢这么放手,要么是真的被逼无奈,要么就是真的爱才惜才。李直坚定的认为是前者。如果不答应的话,会不会狗急跳墙啊?
“大人容我考虑一吧。明日晌午之前,给您回话。”
“好咧。老夫这可就静候佳音了。老夫事忙,就不亲自送李公子了。”
罢,也不客套,安排老黄亲自送李直出了衙门。
李直不禁感叹,自己一句嘴快,却没想到惹事了。
喜欢袍湔传请大家收藏:(m.xs.com)袍湔传五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