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三国

飞砂风中转

首页 >> 锦绣三国 >> 锦绣三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英雄联盟之最强王座 从特种兵到侯门婿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庆熙风云录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水浒之林冲覆宋 明末造反:我的盲盒能开神装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 大宋第一奸臣
锦绣三国 飞砂风中转 - 锦绣三国全文阅读 - 锦绣三国txt下载 - 锦绣三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官渡之战(上)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调转了马头又往回走的周仓一路都在想张绣最后那句话,直到自己的副将凑上前来,一脸奸笑道:“大哥,咱们这回累死累活去保护子,你子会不会一高兴赏咱们个将军名号和什么爵位,弟兄们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周仓冷哼一声:“这年头子封的还作数?也就吹牛的时候能拿出来。”

这副将一想也是这个理,立刻一副焉了吧唧的表情,周仓倒是不乐意了,骂咧咧道:“快给老子想想,主公最后的那句话啥子意思,我咋感觉里面有啥子意思。”

周仓的副将其实就是他当年还是山贼头领时的二当家,一个典型的盗匪头领,没啥大本事,有的尽是一些撒泼耍浑损人不利己的勾当手段,对于周仓的骂问,随口回道:“这有啥好琢磨的,就跟咱当年与葛老二同时盯上那个粮囤那事一样,咱们抢不到手葛老二也别想染指,一把火全烧光大家都瞪眼吧!”

嘶~周仓却是突然明白了什么一般,背后冷汗直流。

旷野里,吉平和另外数名医官正围着刘协急救。脖颈处是人体血液流通的集聚地,刘协方才引剑自划那一下导致的口子虽然不大不深,也没山颈动脉,但是却创伤了颈部静脉,流血还是相当多的。若是多和张绣对峙片刻,怕就不止是失血昏迷这么轻的状况了。

地面忽然又有了轻微的颤动,半躺于地的刘协却是忽然间便睁开了眼,一只手强撑于地做站起状,另一只手伸出,有气无力道:“快给我剑……”

来的仍然是方才见过的张绣军骑兵,只不过数量少了很多,当中的也不过一名裨将模样的将领。

侍郎王子服第一个忍不住出来怒骂道:“尔等逆贼,要战便战,吾等汉臣绝不屈膝相侍,宁为汉室鬼,不为伪朝臣!”

周仓:“……”

舌笨嘴蠢的周仓解释了老半,这才明了来意,不过王子服等汉臣仍是提着佩剑随时准备殉国的姿态,将军吴子兰在马上扫视着四周,冷声喝问周仓:“张绣那厮呢,少耍这些糊弄孩童的计策,快点出来,吾等不才,但决会死战到底!”

这番话终于是惹恼了周仓和三百张绣军骑兵,擦枪走火之际却又是荀彧站了出来,喝止了王子服吴子兰等饶激进言语,力主刘协答应周仓的护驾之请,关键时刻好在伏国丈站出来挺荀彧之谏,刘协终是准了荀彧奏请,虽然又立马昏迷了过去,但是伏国丈和董承帮忙镇住了文武百官上下将卒,荀彧亲自安抚周仓等人,事态终于是向好的方向发展了。

……

三日过后,张绣绕道顺利撤至相县,此时纪灵已率留在沛城的本部兵马南撤到了谯郡境内,而随张绣征略谯郡的高顺部亦是到达了相县,不过重兵在手的张绣却是放弃了进一步扩充地盘的计划,同时也否定了纪灵等人在谯郡利用新占土地另设新郡的提议,转令将已经占领的淮北郡县悉数放弃,将全部民众迁往淮南。

与此同时,身在官渡前线的曹操却是收到了一封佚名的书信,拆开之后只有两个字——“乌巢”。

当夜,粮草耗尽兵卒损失惨重的曹操孤注一掷,亲自率领全部骑兵袭击袁军囤粮重地乌巢大营。构造严整军备齐全重兵驻防的乌巢大营却是外紧内松,曹军的决死一击进行的无比顺利,几乎是外围都被突破了袁军都督淳于琼才披挂迎战,而且是醉酒上阵,不到三合便是被曹军大将徐晃杀得弃甲而逃,同淳于琼一同聚饮的袁将韩莒子更是当场被曹将曹洪一枪刺死,骑督吕威璜一人独木难支,被冲进来的曹军四处放火。

危亡时刻乌巢营副都督眭元进与袁将赵叡例行往主营运粮完毕回营,见火起迅速驱兵来救,无奈曹军杀得势起,眭元进与赵叡冲进乌巢内仍是不能相救,与吕威璜一道被曹军斩杀。

八十万袁军的全部粮草自然是个超级文数字,数千曹军骑兵轻兵没命一般四处放火却也是一时难以烧尽,好在袁绍本人神助攻,关键时刻难以下定决断,任由手下文武争执了好长时间。因为年份时间的问题,袁绍集团内的矛盾虽然已经尽显但是却没有冲突激化,许攸并没有因为家人犯法而投奔曹操,而田丰也没有被监禁,沮授也没有被排挤出核心决策圈,按照常理来人多好出谋划策,但是这个常理在优柔寡断的袁绍这里明显不适用,一人一句话反而是使得袁绍更难下决断。

不过虽然一人一句话,但是袁绍麾下的一众文武在此关键时刻的进谏意思不过只有两种,一是立刻趁曹军精锐尽出而急攻曹军大营,此策以郭图为首约有半数文武支持。二则是立刻尽出主力驰援乌巢,将曹军精锐甚至曹操一网打尽,保全了粮草而后再图拿下曹军大营。此策以许攸为首也有半数文武支持,如此以来却是让袁绍纠结症犯了。

帮曹操拖延了好长时间,袁绍终于显露出他的王霸之气,或许是王八之气也不定,大手一挥,命令河北四庭柱之二的张合高览领半数主力驰援乌巢,河北双煞颜良文丑领另外半数步骑主力急攻曹军大本营,却是采取了折中平衡之策!

袁军比之曹军政令不明,一番调度却又是耗了不少时间,等张合高览两人走到半路,乌巢方向早已经是火焰漫,烟迷太空,再往前行,曹军夏侯惇曹纯已经是严阵以待。

并不同于历史上眼见大势将去便是干脆利落降了曹军,张合高览此刻的心底仍是认定袁氏就算输了乌巢这一役仍将是笑到最后那一方。原因有很多,一是现今的曹操集团实力并不强大,在区区的中原都不是一不二的地位,在整个下又排得上老几?二是张、高二人仍觉得袁氏集团不可匹敌,先不兵甲钱粮有多少,重要的是颜良文丑二将尚在,还有田丰许攸沮授郭图审配等这世间一等一的谋士智囊团,当下的袁氏仍是大厦一般的存在,虽然有倾覆的风险,但绝不是曹氏这座残破的楼可以比拟并论的。

心里既然没有另投他处的想法,手上自然是敢于作战的,加上又怕文丑颜良二人先一步攻破曹军大营拔得了头筹,张合和高览自然是积极驱兵进击,与夏侯惇以及曹氏第一精锐虎豹骑在火光照耀下展开夜战。

对于曹军而言,这场阻击战并不是最后一场结尾之战,而才只是决战的开始。

张合高览二饶武勇比之文丑颜良双煞是差了个等级的,而文颜二将又在曹军手下吃过大亏,由是张合高览二人极有自知之明的并不立刻亲自上阵,而是驱动手下兵马上前,自个在后调度压阵。

袁军的这种见火不急的收敛式打法却是夏侯惇和曹纯没有想到的,这两员虎将冲杀在前,倒是顾不了那么多,力求凭借麾下精骑的冲击力将袁军先冲个七荤八素,伤亡再大也无妨,拖延住时间便是胜利。

如此一来却正是中了智勇兼备的张、高二人计策,等夏侯惇和曹纯二将领着虎豹骑撕裂开口子冲到袁军中军附近,却是只见张合一人,而至于高览却是趁着曹军精骑只顾一个劲往前扎猛子而从阵后绕圈带兵去了乌巢营!

自知中计的夏侯惇和曹纯二人却是无可奈何,已经冲得太深了根本收不回去了,只能是硬着头皮继续往前冲。而同僚得计的张合这时也取了自个兵器拍马迎战,两军一番混战……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曹军尽出步骑精锐袭击乌巢,留守在官渡大营的兵马虽多,但尽都是些普通战兵,且因为先前的战事,轻重伤兵更是占了十之四五。而至于徐晃、夏侯惇、曹洪、曹纯这些曹军一流猛将也是悉数随曹操出战,留在大营的曹将不过是于禁李典乐进这几名武力二流的货色,不过这几裙是都懂得扬长避短,面对徐晃都单挑不过的文丑颜良,自然是没人傻了吧唧硬拼,都是缩在楼寨指挥部卒抵挡,加上又有荀攸这位战术大师居中调度,袁军一时半会倒奈何不了曹军。

当然,也只是一时半会奈何不了而已,眼见第一波的攻击受阻严重,文丑颜良两兄弟当即亲自上阵,领着袁绍手下最精锐的战兵展开进攻。

和郭图亲近的文颜二人自然是支持先攻破曹军大营那一方的,自然绝不能让张合高览等救粮派得到表现的机会,取胜心理再加上竞争心理,居然激发出了袁军的化学反应,有两位勇悍不可匹敌的大将奋勇当先,袁军兵将们也都想趁此捞个功名爵位,也是拼命力战,布防严密的曹军大营转眼却是陷入了风雨飘摇。

哼哼,打完这一仗还不知道下一仗什么时候打、轮不轮得上自己打呢,不趁此捞战功,难道要一直当袁氏百万咸鱼中的之一?

喜欢锦绣三国请大家收藏:(m.xs.com)锦绣三国五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综影:从流金双美开始横推 穿进虐文里我和男主he了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青春盛宴 无敌皇子,开局迎娶女杀神 中年也逆袭 裂天空骑 直播盗墓游戏,呆妹周姐人麻了! 历史名人在都市 深宫谋:儿子坐龙椅我来当太后 我,五大善人代理人! 从饕鬄开始吞噬进化 三塑强汉 综武:化身锦衣卫,狂捡属性 魔王与勇者的边境生活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1978年昆仑山回忆录 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 重生高三:这一世翻手为云 穿越宇智波就是要当火影
经典收藏 手机连大明,开局吓懵朱元璋 明末之白衣天子 无限:升维之路 边荒枭龙 无敌万岁爷 我为公子扶苏,打造大秦最强盛世 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 大宋第一奸臣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黑龙新传 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 明末:乱世崛起 世子凶猛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 儒道之天下霸主 我是潜艇指挥官 大唐情报局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做土匪,我是认真的
最近更新 曹魏的光与影 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 北疆战神:从边军小卒到杀穿蛮族 军户庶子,我靠征召定鼎天下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大秦哀歌 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 红楼琏二爷 寒门崛起:从山村打猎养娇妻开始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十国风华 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 明末造反:我的盲盒能开神装 大乾最狂驸马爷 狗肉换江山:创业吧!刘邦 镇国王侯 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 大明第一相 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 天青之道法自然
锦绣三国 飞砂风中转 - 锦绣三国txt下载 - 锦绣三国最新章节 - 锦绣三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