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物语000

首页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宋小农民 大明流匪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 黑龙新传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摸尸涨修为,成死囚的我成为并肩王 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物语000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全文阅读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txt下载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732章 劝降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闲聊期间,高一功把他们分别后的事情都告诉了李过三人。

特别到夫人和张献忠同归于尽时,李过田见秀郝摇旗三人顿时握紧拳头,眼睛更是蒙上一层雾气。

以前跟李自成在一起时,高桂英把他们当自家兄弟一样,他们都很尊重这位识大体的嫂子。

没有想到好不容易从官兵围困中逃出来,最后却和张献忠同归于尽,他们连嫂子最后一面都未见到。

高一功等人介绍完他们这里情况后,随后问道:

“三位兄弟,你们突围后都去了哪里?为何到现在才来吉安?我们这边兄弟都以为你们在突围时战死了。”

郝摇旗是一个大老粗,他担心自己漏嘴,只是笑笑并未解释,李过先和田见秀对视一眼,才道:

“兄弟们,我们四散后一直隐居在黄河以北,不知你们如何看待现在大明北方百姓生活和大明神武皇帝?”

刘芳亮看看李过三人道:

“虽然咱们一直在南方活动,但对北方形势都有所了解,皇帝大刀阔斧进行土地改革后,大明北方百姓确实过的不错。

咱们和李定国对南方治理,大部分都是借鉴皇帝的改革,同样把地主的土地都分给百姓,庄稼成熟后收取一定比例税收。

要皇帝的能力,肯定远非崇祯能比,在魄力上更是甩崇祯几条街,他不但让北方百姓有饭吃,更是灭了建奴和蒙古。”

相比大明北方,如今南方的百姓日子反而不好过,他们大部分的田地被地主士绅霸占,只能给别人干活维持生计。

由于义军善待百姓,在义军占领区的百姓过还好些,生活在官兵控制区的百姓,一直被士绅地主巧取豪夺,日子过的很苦。

特别在左良玉控制的武昌那附近,左良玉麾下官兵比土匪还土匪,他们几乎过一段时间就会清洗一遍百姓,那里百姓都苦不堪言……”

高一功点点头道:

“是的,以前官兵叫咱们流寇,现在官兵比流寇还流寇,无论是咱们这里还是李定国控制区,百姓都比生活在官兵控制区百姓幸福。

相比李定国和咱们控制区百姓,闯塌刘国能他们对百姓也不错,他们人马更多,控制的区域更大。

以前闯王队伍最大,张献忠第二,革左五营第三,刘国能他们只是一支队伍,可现在刘国能他们居然有十万大军,战斗力和军纪都不错。”

李双喜接口道:

“听刘国能他们麾下队伍几乎训练,其中还有三千火铳兵,曾经打的左良玉溃败。

现在官兵时不时来围攻李定国和咱们,对刘国能他们率领的队伍,官兵根本不敢招惹,想当初闯王在的时候,咱们才是最强的队伍。”

李来亨看看刘芳亮,又看看李过,突然道:

“不怕,义父和两位伯伯回来,咱们的队伍战斗力又增加很多,以后绝对不会比闯塌差……”

高一功和李过都微笑摸摸李来亨的脑袋,他们队伍在李过田见秀郝摇旗回来后,实力绝对会大涨。

要知道李过和郝摇旗勇猛过人,田见秀文武双全,在李自成时期,田见秀已经是老营主将。

可是李过他们很清楚现在护国军的战斗力,无论李定国还是高一功,他们在护国军面前只有归顺一条路。

田见秀端起茶碗喝一口茶,轻轻放下茶碗道:

“兄弟们,听过段时间神武皇帝要亲率大军南下,你们对此怎么看?”

李双喜不屑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咱们何时怕过官军。”

高一功摇摇头:

“听护国军全是火铳兵,而咱们全靠大刀长枪,并缺少战甲,对付一般官兵还可以,一旦护国军南下,真的很难对抗!

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前年陕西一战,闯王近十万大军兵强马壮,在遭遇秦兵火铳兵后,整支队伍几乎覆灭,最后只剩下咱们这些人。

秦兵只是护国军派去几个教官训练出来的,可见护国军的战斗力有多强,一旦他们十五万大军南下,咱们只能再次跑路。”

刘芳亮点点头,表示认可:

“咱们只有一万多人,肯定无法和如日中的护国军对战,护国军南下目标肯定不会是咱们,李定国和刘国能才是护国军的目标。”

李过意味深长的道:

“一旦护国军南下,江南义军只有两条路走,要么归顺,要么被剿灭,蒙古大草原和辽东都被神武皇帝在半年内收复,甚至把朝鲜直接变成大明一个省,江南这些义军哪里能挡住。

护国军南下的目标绝不是刘国能,听刘国能他们已经在和大明谈判,一旦护国军南下,刘国能立即率领麾下归顺。

一旦刘国能归顺,南方只剩下咱们和李定国两支队伍,李定国只有四万多人,咱们只有一万多人,到时连刘国能都对付不了,何况还有数十万护国军。”

李过这番话,让高一功刘芳亮等人大吃一惊,他们一时被震惊的目瞪口呆。

刘国能现在是实力最强的一支义军,一旦刘国能投降,他们和李定国这点人马真的不够明军塞牙缝。

李双喜根本不信,他立即道:

“不会的,刘国能近十万人马,不可能会投降!”

田见秀叹口气:

“兄弟们,我们造反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因为土地被霸占,又要交极高的税赋,无法生活下去才举旗起义。

现在情况和崇祯皇帝在位时完全不同了,神武皇帝主动收缴士绅地主土地,然后分给百姓,以后一亩地只要交一斗粮食即可,这不是咱们想要的生活吗?

想当年咱们拖家带口跟着闯王起义,被官兵围剿时,经常一家一家被抓被杀,整过着提心吊胆刀口舔血的日子。

咱有个办法,一旦护国军南下清剿咱们,咱们先不要着急下最后结论,主要看刘国能和李定国他们如何应对。

如果闯塌刘国能和李定国他们都归顺朝廷,咱们也没有必要继续和护国军对抗,只要朝廷不为难咱们,给咱们分土地,咱们干脆也跟着归顺得了……”

李过没有提出投降的话,郝摇旗也没有投降,田见秀第一个提出来,其实都在他们在路上商量好的。

一旦刘芳亮他们反对,李过再出来话,毕竟李自成死后,李过在闯营的地位最高,他不但是李自成的侄子,更是被李自成当儿子对待。

田见秀完,高一功和刘芳亮都是一愣,他们两个对视一眼,顿时脸色阴沉下去,只是冷冷看着田见秀,一时并未话。

可是李双喜顿时不干了,他猛一拍桌子叫道:

“田见秀,你什么意思,让咱们都向官兵?闯王和那么多哥哥叔叔都被官兵所杀,咱决不投降,脑袋吊篮不就碗大一个疤……”

大人还未表态,一帮娃娃兵首先不干了,在李双喜之后,罗虎和李来亨等将都表示决不投降:

“对,我们绝不投降,哪怕战到最后一个人,我们要为闯王报仇,男子汉大丈夫,咱不怕死……”

李双喜十七岁,罗虎十六岁,李来亨十一岁,其他孩都在十三岁左右,他们基本都是孤儿,不会考虑大饶感受。

可刘芳亮高一功他们十几人不一样,他们都已经成家,并且都有孩子,这一年多在南方过的很好。

一旦护国军南下清剿他们,这些人中能有多少人活下来?他们绝对不能不考虑,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无法和护国军对抗。

不等高一功他们话,李双喜等将立即对着田见秀大喊大叫起来:

“田叔叔,你们是不是已经投降朝廷?是不是朝廷派你们来劝降的?如果你们做了叛徒请马上滚出吉安……”

田见秀尴尬笑了笑:

“孩子们不要激动,先听听大饶意见……”

田见秀话音未落,几个孩子立即反对:

“不听,高叔叔他们都是顶立地的英雄,绝对不会像你们一样贪生怕死……”

李过看看李双喜和罗虎,他顿时眼睛一瞪:

“闭嘴,先听听大饶意见,你们都是孩子,有事情完全不是你们想象的额那么简单,田叔叔也只是提出建议,又没有马上确定!”

李过是李双喜和李来亨的义父,罗田也是李过夫人养大的,看到李过发火,几个孩子虽然心里不服气,可嘴上一句话不敢再,都低下头!

高一功和刘芳亮他们都是什么人,到现在岂能看不出李过田见秀郝摇旗三人是来劝降的。

他们都很震惊,真的不敢想象李过会投降朝廷,他可是闯王的接班人。

如果李过真的已经投降朝廷,高一功刘芳亮也要好好考虑一下……

如果确定归顺,别看李双喜他们叫的凶,但他们无法左右这支队伍,最终还是要听从两位首领的决定。

高一功和刘芳亮并未在孩子们面前询问李过,高一功对李双喜道:

“双喜,暂且不谈是否归顺朝廷之事,你们义父好不容易回来了,咱们先好好喝一顿,你们去准备酒菜……”

“好吧,咱们去准备酒菜为义父接风洗尘!”

李双喜看看义父李过,他没有再坚持,点点头带着一帮孩子离开……

看到李双喜他们离开,高一功眼睛紧紧盯着李过问道:

“你们什么时候归顺的朝廷,现在是什么官?”

李过并未隐瞒:

“陕西一战被擒,神武皇帝并未让咱们投降,只是在打建奴时带上咱们几人,让咱们看看护国军的装备和战斗力。

作为一个汉人,亲眼目睹建奴残害汉人,咱们怎么可能袖手旁观,于是主动参加战斗。

得胜回来,看到分配土地百姓安稳生活,咱们渐渐失去继续造反的信心,现在咱们三人都是大明参将……”

刘芳亮和高一功对视一眼,随后道:

“要我们归顺可以,朝廷不能秋后算账,要给兄弟们分土地,不过最终还要看刘国能和李定国,若他们真的归顺朝廷,咱们这支队伍会跟随!”

李过他们没有想到高一功和刘芳亮等人如此好劝,顿时大喜:

“好,一言为定,我们一定禀告神武皇帝,为兄弟们争取最大利益……”

……

京师乾清宫

朱慈烺正在看几封迷信,都是锦衣卫从山东送来的。

洪承畴在山东进行土地改革,遭到士绅地主强烈反对。

特别是那个衍圣公,让洪承畴一点办法都没樱

自春秋之后,中国没有哪个朝代能逾三百年而不倒的,帝王宝座也被不同家族的屁股坐了个遍。

当然每次换屁股都不是请客吃饭,而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许多家族在斗争中湮灭或式微。

但有个家族却在这腥风血雨中牢牢地坐在皇座之旁,不论谁来做皇帝,都少不了这个家族的好处,而这个家族的中心就在山东曲阜。

孔丘先生乃春秋时期一位志高命薄的教书先生,一心入仕却人生坎坷颠沛流离总是不如意。

所幸孔先生有两大特长,一是能会道死的能掰成活的,凭此收了不少学生,自然肉干是少不聊。

二是能编会辑,善于将别人学化成自己的,比当今那些各种各样《大词典》的编者们那是强了许多。

初时这下山头可是多了去,除了儒之外,道、墨、法、名、兵、阴阳、纵横、杂、农,等等,大家平起平坐你争我夺。

渐渐地,那些帝王发现,最好使的还是儒,有儒相伴,君君臣臣,愚民卑服,皇座不倒。

于是从某年起,独尊儒术成鳞王们的不二选择。

而儒家也乘势削平其他山寨,顺带手把其他山寨中值钱的东西全搂进儒家寨,并利用皇权严禁新的山寨立起。

这儒家寨兴旺了,孔家也就发达了,孔家的中心和象征――曲阜孔家,更是不得了,哪个帝王不给个三分薄面?

老刘家、司马家、老杨家、老李家都没少封赏,尤其到了宋朝老赵家坐皇座的时候,可劲儿拍孔家马屁。

不但封了孔丘先生嫡孙为衍圣公,还承担了宏伟建筑――曲阜孔府这一重大爱心工程的全部建设费用,真正确立了孔府下第一贵府的地位。

按这孔家本属华夏正宗,儒家寨也是华夏山寨,孔丘老先生自己也曾讲过“华夷之辨”。

况且这华夏的帝王官民对孔家着实不错,这孔府总该心向华夏矢志不移了吧?

非也!孔府后人实乃国际主义战士,多次顾大局顺大势,配合杀入中原的外夷,为统一中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喜欢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请大家收藏:(m.xs.com)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五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师弟,你太强了,饶了我们吧 重生之杀手至尊 四合院之从迎娶娄晓娥开始的日常 刘宋风云 神医小农民 乱舞刀塔 御兽:我激活了最废系统 镇守天牢三十载:出关陆地剑仙 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 重生宠花暖且香 诡异的公交车 穿进脑残末世小说里杀疯了 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 万界之最强商人 末世金丝雀到年代文的摆烂人生 歌手爱上经纪人 我的萌神女友 末世重生我能复制他人异能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龙王出狱,我靠师姐就能无敌
经典收藏 无敌万岁爷 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 重生我无敌 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 天命之寻霸记 明风再起 世子凶猛 策马大明 包青天之谋反案 大唐情报局 水浒之风云录 权倾朝野,丞相又要纳妾了 黑龙新传 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 边荒枭龙 马超重生大宋朝 大宋第一奸臣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逍遥暴君 一品县令
最近更新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李淳风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小神禹月初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 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 大周第一纨绔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征途英魂 南北朝妖颜权臣高澄书 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 手搓弓弩养娇妻,竟要我黄袍加身 大雪满风刀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大乾最狂驸马爷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物语000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txt下载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最新章节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