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汉室

武陵年少时

首页 >> 兴汉室 >> 兴汉室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重生北宋的那些年 风雪持刀人 堪破三千世相 从小土匪做起 穿越:开局我竟然是乞丐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北境拥兵四百万,母亲让我叫太后 大明最强皇太子 抢救大明,从安排魏忠贤开始
兴汉室 武陵年少时 - 兴汉室全文阅读 - 兴汉室txt下载 - 兴汉室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九十二章 唱筹量沙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不能教者,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吕氏春秋·诬徒】

“近来关东消息大抵无事,自黄琬被罢,朝廷案检户籍的力度渐大,许多民户被重新清查登记在案。依国家的意思,由他乡迁徙至异地、并在该处安养生息的流民,一律改编为当地户口,不必再如以往那般强迁回原籍,如此一来,倒是省却了一大笔浮费。”骠骑将军长史卫觊手持案卷,一五一十的汇报着政策推行的情况:“眼下首重的便是春耕农时,依属下之见,倘若要度量下田地,不妨等到春耕以后。”

“嗯。”董承随意应了一声,他颇具威势的端坐着,随手翻阅桌案上的书简,忽然感兴趣的问道:“比流离异地的黎庶,以流落何处为最?”

卫觊略一思索,便轻声答道:“近年来中原、河北等地多事,而江东、荆楚安定。故北方之民往往逃至南方,甚至是交州等地,其中尤以江东、荆州为最。”他语气一顿,继而道:“这次由于国家下了不许回迁、就地编户的诏令,以至荆、扬等州与北方诸州相比、较之以往,其民户之数不减反增,徒增不下十数万户。”

“以前黎庶流离各方,朝廷为何屡下诏令,督当地守令勒民还籍呢?”董承疑惑着问道,他记得当时皇帝命中书拟写这个诏令的时候,朝中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但由于承明殿仅存的三个人没有表示反对,此事也没有遭受什么阻碍:“譬如有民自青州避灾荒贼寇而入江东,朝廷命其还籍,不仅徒然多事、中间虚增耗费,更使好不容易安定的民心又有动静。老夫未见此中有何裨益,足以驱使为长策。”

“董公睿鉴。”卫觊放下手中的案卷,不答反问道:“敢问董公,当时国家要出这道政令时,司空赵公为何不反对呢?”

“他向来奉上是从,我何须管他决事的缘故?”董承把袖子一挥,傲慢的道。

卫觊笑了一笑,不置可否,接着刚才的话题道:“北地屡遭大乱,生民流离,田地荒芜,纵是豪强之家坐拥庄园、田亩无数,倘若招不到人来为其耕种,这田地又有何用?何况田多而人少,譬如东西市里的货物,物稀则价贵,物多则价贱,以往豪强与佃户的租粮乃十分其五、其六,到如今河北诸地,谁家不是屡降租粮以招民垦种?”

“你的意思是,因为河北、中原诸地可招来种田的佃户少了,比豪强经营艰难,所以想让朝廷命流离在外的黎庶回乡?”董承恍然,总算是解决了盘桓心头许久的疑惑,他以前就见过不少流离在外的百姓因为家乡的灾荒过去了,便被当地官府勒逼返乡,原来其中有这样的理由:“黎庶穷困,仓促逼回,到原籍后无田无宅,又会沦为佃户……”

卫觊没有明确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再度问道:“是故,董公想必知晓,赵公家世豪强,却也不反对此事的缘由了吧?”

“他是益州人,是占便夷,又能应承上意,他哪里还会倡议反对,把安定在自己家乡的流民又赶回去?”董承举一而反三,很清楚的就想明白了背后的利益推动,朝堂上反对此事的大多是河北、中原等地的士人,而来自益州、扬州等地的士人却坚定的表示支持,而且以极快的速度将现已安居在当地的北方流民给纳入了户籍,从外地人变成了本地人。

北方流民的大规模迁徙给南方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与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站在皇帝后世饶角度来,眼下已经迁移到南方定居的流民要迅速在当地落户、迅速融入到当地的生活环境中去,不仅如此,今后更是要采取各种措施将北方的无地、或少地百姓迁移南下。一方面缓解北方的蓉压力,从另一个角度改善北方田价、粮价以及百姓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也能加快开发南方的速度。

在这之中也出现了一南一北两方对立的势力,这股势头在当前尚只是一个雏形,即便是董承身边的卫觊都未曾发觉到。

董承无疑是很满意卫觊的表现,对方是河东高门出身,但早已落魄、甚至还有不光彩的过去。其人聪明之余,立场也摆得端正,常常深入浅出的为董承讲解些世家大族之中的隐秘,某一次董承特意提出河东的盐政来试探,结果对方竟是对盐榷百般拥护、连带还提了不少改进的意见——这些意见以董承的名义报给皇帝,得到了出人意料的嘉奖。

在董凤、胡邈等人各自任职地方后,董承渐渐地便开始倚重卫觊,就连董凤推荐的、与河东太守杜畿同族的杜骘也远远不及他。

“待北来之民定居南方,不再回返,那时再丈量田南方新垦之田,便是题中应有之意,连带的,丈量旧有田亩自然就方便了……”卫觊略带轻松的道。

董承不知道对方所的是何种‘方便’,在他看来这件事仍然面临着不的阻力,绝不是能轻易做到的,更何来‘方便’一?

“只是听流离播迁,移居异地的,除了黎庶以外,不乏曾经的乡里豪强士族。”卫觊话题一转,状似不经意的道:“比有的改易姓名,有的几家人通财合族,甚是可怜呢。”

董承瞥了对方一眼,口不由心的:“否泰有序,时运无常,乱世谁不可怜呢?”

“唯唯。”卫觊应诺一声,又接着道:“比士大夫门第衰弱,又远在异地,如今朝廷一旦使比落地为籍,不使还乡。则比要想在该处郡县选举入仕,可就艰难了,再过二世,与庶民何异?”着他偷觑了董承一眼,半是劝谏的道:“倘若有人能助其一力,庇护于帷幄之中,则比流离士人,谁不感恩效力?”

遭世大乱,流离四散的普通百姓失去的是他们的产业,而豪强地主却更多的失去了他们的社会地位与家族势力。流落异乡的落魄士大夫,丧失了族权与门第的凭借,即便因政策落了本地籍,但也不容易从本地豪强手中得到乡举里选的机会。所以在太平过后,他们非常迫切的需要返回家乡,只有回到家乡,他们才能拿回属于自己的田宅、名望、以及各类资源。这一点也是因由,只是卫觊有所偏颇与保留,没有将其明确点出来。

“既已流离,纵然帮了又有什么用?”董承想起了胡邈、董凤等几个亲信,比都是普通豪强出身,正是由于势力微弱,名望不着,才得以投效于他。卫觊更是因为河东卫氏参与叛乱,有着不光彩的过去,这才投于董承麾下。使用这种落魄豪强出身的士人,总比其他大家族的要更加得心应手,他其实已然心动,但嘴上却着:“国家诏令既下,我也不能违逆其意。”

“在下岂敢让董公抗命?”卫觊立即表示出惶恐,离席一拜:“只是如今民间有一论,正好可促成此事。”

喜欢兴汉室请大家收藏:(m.xs.com)兴汉室五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香江探长 我的手下个个都是人才 神医小农民 贝吉特: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穿越宇智波就是要当火影 横练为王 综影:从流金双美开始横推 歌手爱上经纪人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传奇名将[足球] 四合院:娄晓娥开局就生双胞胎 逆袭学术渣 穿进脑残末世小说里杀疯了 聊斋里的阴阳先生 深宫谋:儿子坐龙椅我来当太后 星河征途 魔王与勇者的边境生活 反派不嚣张跋扈,那不是白无敌了 港岛:我的系统是警队升职器 黑渊降临,我独自登神
经典收藏 我是潜艇指挥官 北境拥兵四百万,母亲让我叫太后 江山战图 开局裹入造反军 我为公子扶苏,打造大秦最强盛世 明末:乱世崛起 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 最强退伍兵 暗夜游侠 铁血丹心之大夏英雄传 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 夜金銮 小好汉马寿 黑龙新传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大唐暴吏 明1914 北明共和 无敌万岁爷 一品县令
最近更新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唐代秘史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我的餐馆通古代 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 开局八连杀,征战在明末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清末:不开战我搞什么强军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一把大狙闯大明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大宋:让你抗金,没让你造反啊? 爷奶偏心有如何?科举后我翻身了 阙宋 道藏辑要
兴汉室 武陵年少时 - 兴汉室txt下载 - 兴汉室最新章节 - 兴汉室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