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汉室

武陵年少时

首页 >> 兴汉室 >> 兴汉室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犁遍荒山:从养娇妻到封王之路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 公主下毒后悔,驸马嘎嘎横推 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 重生北宋的那些年 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 三塑强汉 天命败家子 穿越大唐,开局搬空国公府!
兴汉室 武陵年少时 - 兴汉室全文阅读 - 兴汉室txt下载 - 兴汉室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九十四章 询于刍荛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虚谈则知以德义为贤,贡荐则必阀阅为前。”潜夫论交际

杨琦等人面面相觑,他们本以为开太学纯粹只是皇帝与他们做的一个交换而已,没有想到居然有这么多让人难以接受的附加条件。当时皇帝为了获得众人在廷议盐铁上的支持,只要重设太学,却并没要重设什么样的太学。

按皇帝的设想,朝廷今后除了征辟、察举以外,还要多加一条仕进之途。并且太学今后所培养的人才,将不只是他们用经学教出来的儒生,士族对太学生的影响力将会其他杂科稀释。

如果他们提前知道这些事,当日就未必会那么轻易的倒向皇帝一边,肯定要让皇帝做出更多的让步才是。

可眼下旧的交换已经达成了,即便他们对太学附带的改革措施有什么不满,那也只能与皇帝另外进行新的妥协,而不能埋怨皇帝耍赖、食言。

皇帝没想过让士人势力轻易的重回太学,这一举动,不仅是病中的赵谦倍感诧异,就连一直韬晦低调的杨氏内部都有人感到不满。

在杨琦的府邸,原河南尹杨懿尤为激动,脸涨得通红:“开明经、明法、经济等科,每岁策试,上第者分别入太常、廷尉、少府等官,从吏做起。中第者外放郡县,为各科之吏。”

杨懿看向众人,:“以往的太学生一旦通过策试,不是郎官、就是舍人,何曾有选派为吏的道理?这不是贬谪了么?”

座中除了护羌校尉杨儒以外,其余的亲族一干杨氏亲族尽皆会齐,众人不按官爵,各按在家中的辈分血缘依次落座。作为杨震长子杨牧的孙辈、弘农杨氏的长房,杨琦端坐正中,左右各坐着杨彪、杨众,再往下则是杨瓒与杨懿。

“由朝廷派人赴郡县为吏,这在推行屯田的时候就有过先例了。”光禄勋杨彪眼皮也不抬一下,顾自道:“陛下心思想得远,我等为人臣子,也要随着看向长远。”

“这是什么意思?”杨懿怀疑自己听错了,连声问道:“派去各地郡县的农曹掾不是特例么?难道陛下还想一直在三署郎官里选派人员,赴任地方为吏?这怎么能孝这让地方守令以后如何征辟掾属?簪缨之家如何举荐子弟?”

“三署郎官无不是儒士俊才,让他们去地方为吏,的确是屈就了。陛下也曾眼下经过裁汰遴选之后的三署郎,皆为一时之选,宜按往例赐官。”杨彪显然已经对皇帝的想法考虑成熟,从容道:“虽三署郎不会再度为地方吏,但也不是陛下就没有另选合适的贤才,任为地方吏的意思。”

“可太学生会乐意么?求学数载,到头来却只得了个县吏!”杨懿皱眉道:“除此之外,就那些簪缨世家也不会乐见此事。”

杨懿曾被董卓荐举为河南尹,后来为朱儁所败,闲居家里,直到杨氏重新在朝堂掌握一定的权势后,他才回到长安,等待族亲为他谋求一个差事。

只是杨懿有奉承董卓、曲意媚上的劣迹又有为人所败、不能守土的罪责。这些无不是政敌抓在手里,用以攻讦的软肋,而且杨氏已经有数人身居要职,再花心思把一个不堪大用的杨懿举荐上去,并不会带来多少好处,反而会给人一种杨氏势大的印象,这与杨氏当前奉行的韬晦路线是相违背的。

自身打铁不过硬,自家人又主动选择将其冷藏,这让杨懿非常委屈。好不容易蛰伏到了现在,听皇帝要重开太学,出于自身以及家族的利益,他早就对此跃跃欲试,想博一个太学祭酒的位置。

本来杨氏众人也都点头同意聊,甚至杨彪还在看望赵谦病情的时候与对方有过一段交流,表示只要皇帝有心,杨氏不会介意赵温代替种拂为太常。而与此交换,杨懿则得再次复起为太学祭酒。

各方达成默契,杨懿也随时准备着成为太学祭酒,代表杨氏对太学生灌输理念、收拢门生。

可现在的情况是,原太常种拂调任城门校尉,原卫尉赵温如愿成为了太常,而杨懿,则不尴不尬的仍是白身。赵温虽然遵守承诺向皇帝举荐杨懿为太学祭酒,可皇帝偏偏对此置之不理。

杨懿知道,自己哪怕再怎么不情愿,只要自己想做太学祭酒,就必须接受皇帝对太学设定的新规章、接受自己今后对太学的影响力大打折扣的事实。

“不乐意又如何?”杨彪心中升起一丝不快,怏怏道:“朝廷这次不吝家世,有向学之心者皆可就读,是朝廷给了他们接受教化的机会,临了分派,他们有什么理由反驳?再地方簪缨,敢公然对抗朝廷的任命么?”

在以往,朝廷只择选太守、令长、及丞尉等官,其下的功曹、掾属皆为守令自行征辟的当地名士贤才。这些人一旦应征,就将和荐主形成一种类似于主忧臣辱的君臣关系,也就是汉代独有的二元君主体制。

这种体制极大的妨碍了皇权集中,也促使生出了一大批利益攸关的团体,彼此组合成巨大的士人集团。不仅如此,还造成地方宗族势力膨胀,阻碍中央将行政权力向地方基层的延伸。

皇帝一直想要加大朝廷对各地郡县的掌控,方便政令上下畅通,并慢慢的改变属吏自行征辟的传统。是故他才想将太学设计成基层官吏培养机构,以后衍生出来的科举策试也只考核选出吏员,而不是如其他朝代那般考核官僚。

按专业分科策试,明法科的学子只能去廷尉、地方刑曹从吏做起、以政绩升迁,经济科的学子也只能去少府、大司农等处、同样以政绩升迁。

考核内容专业化、科目化,这与真正的科举考试大相径庭,反倒是皇帝借鉴了些后世公务员考试的制度。

坐于杨彪对面的五官中郎将杨众进一步解释道:“你道陛下为何选中明光宫做太学?这不单单是陛下崇文之意,当年明光宫能容数千燕赵美人,地方宽阔,若是改建学舍,容纳万人也不是虚话。这上万太学生一旦学成、通过陛下的分科策试,朝廷必然要将其安置各署各地为吏,难不成还让他们做令、丞?”

“可此事未免也太”杨懿依然有些不能接受。

“此事本无错处,无论是推崇教化、还是朝廷治理地方,陛下这么做都没有错。”侍中杨琦直截帘的穿了杨懿的心思:“你觉得不能接受,无非是侵犯到了你自己,可你现在还不是太学祭酒。”

这话的让杨懿羞惭不已,他只顾着低头谢错。

杨众是座中最精明狡猾的一个人,他突然笑道:“下士子毕竟是慕经求义的多,哪有专学杂科的道理?等你莅临此位,无论厚此、还是薄彼,都大有文章可做。何必在这个时候伸言反对?徒让他人捡了便宜?”

东汉经学之风甚盛,多少人负笈求学,就是为了通晓儒家经义。这回太学开设各科,供学子选修,看似将明经与其他并列,其实最后选学哪一科的多些还不是一目了然?

何况自祭酒、博士、助教以下的教职人员谁不是鸿儒出身,立场然的就倾向于明经。等到太学逐渐形成重明经、轻明法、经济等杂科的风气之后,皇帝再想拨动车轮也不可能了。

喜欢兴汉室请大家收藏:(m.xs.com)兴汉室五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镇守天牢三十载:出关陆地剑仙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开局85顿顿有肉,前妻一家馋哭 咬春靥 裂天空骑 网游之续命师她富可敌国却怂的勒 末世来临:开局强化蜡烛对抗诡异 重生后,四岁萌娃横扫末世! 手握万界红包群,舔狗女配鲨疯了 曦日永恒 偏要沦陷月光里 星河征途 八零军嫂娇养记 重生宠花暖且香 混沌元尊之主 与她惨死重生!摄政王追妻定乾坤 末世重生我能复制他人异能 暴风法神 龙王出狱,我靠师姐就能无敌 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
经典收藏 刷刷视频,古人说不要停 功高盖主被猜忌?我转投敌营 天命之寻霸记 三国之匡扶天下 儒道之天下霸主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 我为公子扶苏,打造大秦最强盛世 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 做土匪,我是认真的 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 我成了始皇帝的系统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黑龙新传 永乐大帝 策马大明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穿越:从三皇五帝开始 公主下毒后悔,驸马嘎嘎横推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水浒之风云录
最近更新 大楚武信君 三国之季汉演义 汉阙三国梦 南北朝妖颜权臣高澄书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大明,我来了! 废物二十年,醒来便开始抢皇位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呢喃诗章 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 异界:从小兵开始崛起 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明末钢铁大亨 被赶出侯府假世子靠科举逆袭权臣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
兴汉室 武陵年少时 - 兴汉室txt下载 - 兴汉室最新章节 - 兴汉室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