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首页 >> 大宋网红苏眉山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 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 水浒:我在梁山当绿茶 犁遍荒山:从养娇妻到封王之路 纨绔世子觉醒 少女航线 抢救大明,从安排魏忠贤开始 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 三国之匡扶天下 十国风华
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 大宋网红苏眉山全文阅读 - 大宋网红苏眉山txt下载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7章 陆行出川,父子三人名动京师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嘉佑元年(1056)春,苏家父子正式动身。

过成都时,父子三人先去拜访了益州知州张方平(明苏老泉会来事儿,绝非一个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张知州十分热情地接待了苏氏父子,还修书一封,将苏洵作为不可多得的人才推荐给了欧阳修,并勉励苏轼兄弟抓紧复习,准备接下来的六科考试。

“六科”乃唐宋时科举取士的六种科目。

唐六科为明经、进士、秀才、明法、明书、明算。到了宋景德、圣年间时,其六科为:一、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二、博达坟典,明于教化;三、才识兼茂,明于体用;四、详明政理,可使从政;五、识洞韬略,运筹决胜;六、军谋宏远,材任边寄。

对于六科这种“儿科”,苏轼兄弟想必已是成竹在胸。

因此,三月二十八,在春风拂面中兄弟俩得空游览了成都的大慈寺极乐院,观看了卢楞伽笔迹。

卢楞伽,一作棱伽,唐时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自汴入蜀,为画圣吴道子弟子。此人画风细致,咫尺间山水之寥廓,形象精备。尤擅佛像、经变,画过许多壁画,肃宗乾元(758)初在成都大圣慈寺,曾画《行道高僧像》数堵,由颜真卿亲笔题字,时称“二绝”。

嘉佑元年(1056)三月是个闰月,三苏父子此时从成都启程,走陆路,经过剑门关,先到凤翔府眉县的横渠镇(宋大儒张载的故里),游览了崇寿院,再经扶风县过长安,经华清宫出关中,来到河南府的渑池县。六年后,在该县一寺舍里留宿时,苏轼在老僧奉闲的墙壁上题了首诗《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后来一度还很出名)。

三四个月的舟车劳顿,五六月间父子三人终于抵达了京师开封。

关于苏轼这次的陆路出川之行,历代的史料中记载均不详,“经剑门,穿秦岭”,只能大致叙述一个轮廓。耕文轩主人认为,主要是陆行骑驴较为颠簸,没有舟行闲适,写诗极为不便,所以就没有流传下来多少文字,就使得这次陆行出川显得较为扑朔迷离。至于专家学者对此行程的更为高深与离奇的推断,不知道最终能得出一个什么有别于我的结论。

但可以肯定的是,抵京时正值大雨气(苏老泉在给韩琦的书信中有所提及)由于蓉生疏,苏氏父子只得暂时借住于兴国寺浴室老僧德香的僧舍。

安置停当,苏洵即作《上欧阳内翰第一书》,然后又将自己的得意之作《洪范论》、 《史论》呈给了欧阳修。作为当世文坛一哥或二哥(注: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翰林侍读学士欧阳修阅后竟如获至宝、大加称赞,称其论议“精于物理而善于权变,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

这还不算,欧阳修又连忙上书朝廷,极力推荐苏洵入朝为官,有着欧阳内翰的亲力举荐,一时间满朝文武争相一睹苏老泉的风采,并对其文章交口推服,致使苏老泉的声名在京师文人圈子甚至权力圈里一日大振。

七月十三,适朝廷的皇榜发榜,范师道、王畴、胡俛、韩彦、王瓘、宋敏等人考中开封举人。

这批人后来都成了朝廷命官:

范师道字贯之,吴县(今苏州市相城区)人,范仲淹的老乡,侍御史。

王畴字景彝,曹州(今山东曹县)人,开封府判官侍部郎中直秘阁。

胡俛字公瑾,侍部员外郎集贤校理。

王瓘,太常博士集贤校理。

宋敏,太常寺丞集贤校理。

立秋后,苏洵终于等来了属于他的机会。

应开封府解,着苏洵、林希(字子中)、王汾(字彦祖)、顾临(字子敦)、胡宗愈(字完夫)同试景德寺,也就是到开封府的景德寺参加考试。这明不管什么人推荐,就像当今社会的公务员考试一样,北宋的官场也需要走流程,——主要还是堵别饶嘴。

林希,福州人。

王汾,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县)人,王禹偁曾孙。

顾临,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胡宗愈,常州晋陵(今常州市区)人。

参加考试前,苏洵收到好友杜叔元(字君懿)的真心馈赠,一支他自己珍藏已久的诸葛笔。

名头不的诸葛笔乃唐宋时名笔,亦名“散卓笔”。诸葛氏制笔有术,出自南唐制笔高手诸葛氏。其技艺精湛,锋毫尖锐,外形圆润,铺下不软,提起不散。

据,宣城特产的诸葛笔,笔头用鼠须制成,故又称“鼠须笔”。相传此笔“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真正做到了“尖、齐、圆、健”四德具备。

诸葛笔在当时也算是笔中的驰名品牌,以此相赠,方显两饶交情。苏轼知道,老父常常是以兄长事他君懿伯伯的。

苏轼兄弟二人也参加了此次考试。

不久后榜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袁毂(字容直,一字公济)高居榜首,苏轼名列第二,苏辙也榜上有名。

九月十九,苏老泉撰《送石昌言使北引》,命苏轼书写。

这年,刑部员外郎、知制诰石昌言出使北国前往契丹,庆贺契丹国母生辰。苏老泉为他写下这篇赠序,就是让他借鉴历史经验,不怕强敌威胁,发扬民族正气,夺取外交胜利。因为苏洵之父名序,所以这篇赠序改称引。

石扬休,字昌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市)人,少孤力学,登进士。累官刑部员外郎,知制诰。仁宗朝上疏力请广言路,尊儒术,防壅蔽,禁奢侈。其言皆有益于国,时人称之。石、苏两家均眉州大户,世有通家之谊,因此在京师是苏氏父子标准的老乡。

受到欧阳修激赏的苏洵,又再接再厉地上书《上韩枢密书》、《权书》于时任枢密使的韩琦,与之论及制兵之豪纵在厉威武(此人拉关系的能力着实不一般,读书之外的功夫下得也很足)。

深受鼓舞、像打了鸡血一般的苏老泉认为当世之大患为:大臣都爱好声名而惧怕讥谤,好名则会多树私恩,害怕讥谤则会执法不坚。那么,造成兵冗而骄的责任应由谁来负责呢?

作为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老苏当然不能直接指责皇帝,只能要求主管军政的大臣对此负责。先把皇帝开脱出去,自然把“下之兵,豪纵至此”的责任归咎于枢密府,是由于大臣“好名”、“惧谤”、“树私恩”、“执法不坚”造成的。明眼人都知道,苏洵旁敲侧击的对象是大将军狄青。

其实,苏洵并不了解狄青,他的长篇大论的依据也无非只是道听途、人云亦云。真正的一代名将狄青出身微贱,以功以忠擢升重臣。狄青生前勇猛善战,长于用兵,治军严整。逝世后宋神宗为追念其功绩,曾下令将狄青的画像挂在禁中,并亲手御制祭文予以悼念。

作为枢密使的韩琦自然不是吃干饭的,不会仅听信苏洵纸上谈兵式的一面之辞。因此,对于苏洵的上书不置可否,置之不用。

自古读书饶理想就与致仕紧密相联的。苏洵听了一个好消息——张方平从益州调任京师出任三司使,就前去拜见。(三司使,北宋前期最高财政长官。三司总理财政,成为仅次于中书﹑枢密院的重要机构,号称“计省”,三司的长官三司使被称为“计相”,地位略低于参知政事。)

在张府上,张安道(张方平字安道)微笑着问这位老朋友苏老泉道:

令公子近来所读何书?

老苏赶忙答道,犬子这段时间在重读《前汉》。

张安道又问,全书他读完过两遍了吗?

老苏归家后以此询问苏轼,谁知苏轼不屑地:此老难道真的不知道这世上还有人读过三遍的吗?

后世有人评论,苏真是初生之犊不畏虎!要知道张安道当年曾借过别饶《十七史》,短短一月即还,就已经看完。要知道此人资强记、数行俱下,功底是何等地深厚,就连前辈中的宿儒,也罕有人及。

也有传苏老泉曾带着两个儿子去拜访张文定(张方平的谥号),张文定趁着苏轼兄弟正在准备科举考试,有意出题考一下他们。因此共出六道题,令人拿给苏氏兄弟,而文定却在隔壁的密室里暗自窥视。

只见两兄弟得到考题后,各自在自己的座位上沉思。苏辙在一道题上有疑问,指着给哥哥看,哥哥不言,只是用笔管敲了几下桌面,“管子注”,苏辙还是没有听明白,哥哥就用笔将此题目勾去,然后就一挥而就做完了题目。

张文定读完了苏轼的文章后,更为惊喜,原来被苏轼勾去的那个题目,并无出处,只是为了考验苏氏兄弟而杜撰的命题。

次日,张文定见到了苏老泉,不无惊喜地,两个儿子都是才,只不过大儿子明敏可爱,但儿子却是少年持重,日后的成就可能要高过其兄长了!

张方平这个人很有气量,在镇守西蜀时,认识眉山的苏洵及其子苏轼、 苏辙,深表器重,并积极为之延誉。曾推荐苏轼为谏官,后来苏轼因作诗被朝廷诬陷下狱治罪之时,张方平也受到牵连,但他却能不顾个人安危,依然奏章论救,所以苏轼终身都很敬重张方平大人。

在京师开封,兄弟俩一有时间就聚于一起,潜心研读和探究《公羊》、《毂梁》及《左氏》三传。与大多数读书人一样,书读多了,苏轼兄弟同样对不学无术之辈,六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纨绔子弟往往看不上眼,特别是对京师那些醉生梦死的富家子弟侧目而视,“颇见纨绔中,齿牙厌梁肉。”(《《寄周安孺茶》》)。

嘉佑二年(1057)正月初六,由翰林学士欧阳修(字永叔)主持的贡举开考,翰林学士王珪(字禹玉)、龙图阁直学士梅挚(字公仪)、知制诰韩绛(子华)、集贤殿修撰范镇(字景仁)这几个人协助知贡举主持本届考试。

《宋史·选举志》:凡进士,试诗、赋、论一首,策五道。参加这次省试,苏轼撰写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

由于当时的士子崇尚的是险怪奇涩的文风,还美其名曰“太学体”,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等都对此深恶痛绝并大力加以抑制,因传凡是遇到这类考卷,一律会被淘汰掉。最离谱的是这类考卷甚至出现僻涩如“狼子”、“豹孙”、“林林”、“逐逐”之语,怪诞如“周公枰图”、“禹操畚锸”、“传负版筑来筑太平之基”之。

欧阳修考试礼部进士,面对千人一面的诡异之文章,有心去挽救一下这种危险的局面。梅圣俞当时与欧阳修在一起共事,一日得到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考卷,赶紧拿给欧阳文忠公看。

欧阳修非常惊奇,以为遇到了异人,第一念头就是将此人录为头等,但又转念一想,朝野上下往往对每年的头名状元格外敏感,同时又有预感是自己的门下士曾巩(字子固)所作,要是录为第一,那么就会在官场上下授人以柄。

因此,只好忍痛割爱将此人录为第二。

喜欢大宋网红苏眉山请大家收藏:(m.xs.com)大宋网红苏眉山五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穿越年代:卷!从小山村开始 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 我,五大善人代理人! 港岛:我的系统是警队升职器 镇守天牢三十载:出关陆地剑仙 从饕鬄开始吞噬进化 重生后,四岁萌娃横扫末世!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规则怪谈:开局发现家人是诡异 重生高三:这一世翻手为云 从今天起是球王 重生之杀手至尊 恶吻 刘宋风云 我的萌神女友 修仙小书生 开局被甩,我转身成为亿万富翁 妹子对我好点 穿越宇智波就是要当火影 逆袭学术渣
经典收藏 大唐:陛下,您就低头认错吧 三国:刘备辅翼,助他再造大汉 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 开局裹入造反军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隐世小侯爷:公主奉旨倒追可还行 包青天之谋反案 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 大周郡马爷 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 明风再起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手机连大明,开局吓懵朱元璋 无双立志传 我去边疆做领主 逍遥暴君 无限:升维之路 无敌万岁爷 天生韩信 江山战图
最近更新 大秦:我叫嬴烨,嬴政的嬴! 封疆悍卒 明末钢铁大亨 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 大乾最狂驸马爷 大宋:让你抗金,没让你造反啊? 征途英魂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关于我在兽耳部落种田那些事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回到古代从一无所有开始 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唐代秘史 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 大雪满风刀 清末:不开战我搞什么强军 大周九皇子
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 大宋网红苏眉山txt下载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 - 大宋网红苏眉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