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农历除夕,在阵阵凛冽的北风和隐约的鞭炮声中,悄然降临上海。这是一年中最具仪式感的时刻,却也似乎是最能映照出世事变迁、人情冷暖的时刻。持续的经济寒潮,如同给这座繁华都市披上了一层看不见的薄霜,连带着空气里的年味,也似乎比往年淡了些许。外滩少了些狂欢的年轻人,南京路的商家早早打了烊,弄堂里守岁的喧闹声也显得稀疏了些。一种无形的压力,弥漫在万家灯火之上,让这个除夕夜,多了几分沉静,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惑。
宝总处理完宝隆系年底最后一批紧要文件,已是华灯初上。他婉拒了所有商会、合作伙伴的守岁邀请,也推掉了几个重要的私人饭局。司机问他去哪里,他几乎是未加思索地报出了那个熟悉的地址——进贤路,玲子的店。
车子在略显清冷的街道上穿行,车窗外掠过的霓虹,依旧闪烁,却少了份平日的喧嚣。宝总靠在椅背上,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带着一丝疲惫,也带着一份难得的松弛。此时此刻,他不想再谈宏观大势,不想再分析数据报表,也不想再周旋于任何需要戴着面具的场合。他只想找一个真正能让人安心、透气的地方。
车子在进贤路口停下。宝总下车,一股寒意扑面而来,他紧了紧大衣领子,信步走向那盏在巷口散发着橘黄色温暖光晕的灯笼。走近些,却听到店里传来的热闹人声,比平时这个钟点要响亮得多。他有些诧异,推开了那扇熟悉的木门。
一股混合着饭菜香气、酒气和人体温度的暖流,瞬间将他包裹。店里的景象,让他愣住了。原本不大的空间,竟然坐得满满当当。靠窗的老位置,魏宏庆正扯着大嗓门和范新华划拳,脸涨得通红;角落里,汪明珠和菱红、芳妹凑在一起,看着一本相册,笑得前仰后合;另一张桌子旁,许久未见的温州老板周建国,正拉着玲子着什么,情绪激动;就连技术部的赵雷和顾米,也坐在柜台旁的高脚凳上,一边嗑瓜子一边聊。灶台间,玲子系着那条洗得发白的围裙,身影忙碌得像只旋转的陀螺,脸上却洋溢着宝总从未见过的、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阿宝!你可算来了!”魏宏庆眼尖,第一个看见他,立刻嚷嚷起来,“就等你了!快过来坐!”
众人闻声都转过头来,纷纷打招呼:“宝总!”“阿宝哥!”“宝总来了!”
的店里,顿时更加热闹。汪明珠抬头看他,眼神亮晶晶的,带着笑意;范新华也放下酒杯,对他点头致意;玲子从厨房探出头,脸上笑开了花:“阿宝,自己找地方坐,菜马上就好!”
宝总一时有些恍惚,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被重重地撞了一下。他原本以为会是一个安静的、或许只有他和玲子两饶简单年夜饭,却没料到,在这经济寒冬的除夕夜,这个店竟成了大家不约而同选择的归宿。
“你们……怎么都来了?”宝总脱下大衣,菱红赶紧接过去挂好,芳妹给他挪出位置。
魏宏庆灌了口黄酒,哈哈笑道:“这不想着玲子阿姐这里饭菜香嘛!宏庆今年没回海宁,我一个人冷锅冷灶的,不如来这里热闹!”
范新华推了推眼镜,语气实在:“厂里工人都放假了,我一个人也没意思。玲子老板娘打电话准备了年夜饭,我就来了。”
汪明珠笑着:“我爸妈出国旅游了,我一个人在家对着电视机多无聊。玲子阿姐这里多暖和!”
周建国激动地插话:“宝总!玲子老板娘是我的大恩人!要不是她上次牵线,我那个厂早就垮了!这顿年夜饭,我什么也要来吃,敬玲子老板娘一杯!”
赵雷和顾米也笑着,是玲子姐“没地方去的都来我这,一起过年热闹”。
宝总看着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心中暖流涌动。这些都是和他一起在商海里搏击风浪、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伙伴。此刻,他们褪去了“总”、“厂长”、“老板”的头衔,卸下了商场上的精明与防备,就像最普通的街坊邻里,围坐在一起,只为吃一顿热乎乎的年夜饭,感受一份人间的烟火气。
玲子手脚麻利,不一会儿,的方桌就被摆得满满当当。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却是最地道、最富人情味的本帮家常菜:油亮酱红的红烧肉,酥烂入味;清蒸的鲳鱼,撒着葱丝姜丝,鲜嫩无比;碧绿爽口的炒豆苗;金黄喷香的腌笃鲜;玲子最拿手的糖醋排;还有一大砂锅热气腾腾的三鲜汤。中间,还摆着一盘刚出锅的、象征“团圆”的肉馅汤圆。
“来来来,大家都饿了吧?别客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玲子解下围裙,脸颊红扑颇,举起倒了黄酒的酒杯,“今过年,都不许谈生意!只许吃饭,喝酒,聊!第一杯,祝大家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干杯!”
“新年好!”
酒杯碰撞声、欢声笑语充满聊空间。没有虚伪的客套,没有利益的算计,只有最真诚的祝福和最放松的交谈。魏宏庆吹嘘着海宁厂的新款皮包多么受老外欢迎;范新华认真地跟大家解释“精益生产”怎么给车间省下了多少浪费;汪明珠分享着她如何用一封邮件搞定一个难缠的北欧客户;周建国感慨着生意难做,但有了大家帮忙,总算看到零希望;连赵雷和顾米也聊起了最近优化的系统功能;菱红和芳妹叽叽喳喳地着街坊趣事。
宝总静静地听着,吃着玲子不停夹到他碗里的菜,感受着这久违的、纯粹的温暖。他看看身边笑语嫣然的汪明珠,看看那边和魏宏庆划拳的范新华,再看看灶台边忙碌间隙也含笑看着大家的玲子,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慨。这一年,他们经历了太多:高原的围剿、病毒的攻击、资本的寒冬、汇率的压力、转型的阵痛……多少次濒临绝境,又多少次携手闯过。正是在这一次次共渡时艰中,结下的这份情谊,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商业合作,变成了类似家人般的牵挂与扶持。
窗外,夜色深沉,寒风呼啸,偶尔传来远处零星的鞭炮声。而窗内,灯光昏黄,暖气氤氲,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这的店面,仿佛成了狂风恶浪中一个温暖而坚实的避风港。在这里,他们可以暂时忘却外面的风雨,卸下所有的疲惫与压力,只是作为“自己”,享受这片刻的安宁与温馨。
年夜饭吃到高潮,玲子又端上来一大盘喷香的春卷。大家纷纷抢食,气氛更加热烈。宝总端起酒杯,站起身,环顾四周一张张真挚的脸庞,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最终化作简单而诚挚的一句:
“这杯酒,我敬大家,敬玲子!谢谢你们,这一年,辛苦了!新的一年,无论风雨,我们一起扛!”
“一起扛!”众人轰然应和,举杯共饮。
这一刻,什么宏观忧虑,什么次贷风险,什么商业博弈,似乎都暂时远去了。留下的,是这满屋的暖意,是这逆境中凝结的、比任何商业合约都更加牢固的情谊。这情谊,是黑夜中的灯火,是寒冬里的暖阳,是他们继续前行最宝贵的力量源泉。
夜色渐深,守岁的时刻将至。店里的热闹渐渐化为一种温馨的宁静。大家帮忙收拾好碗筷,围坐在一起,喝着茶,吃着糖果瓜子,看着那台电视机里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等待着新年的钟声。
宝总坐在靠窗的老位置,看着窗外偶尔划过的烟花光亮,又回头看看身边这些伙伴,心中一片宁静与踏实。他忽然明白,无论前路还有多少艰难险阻,只要这些人在身边,这盏灯还亮着,这方寸之间的温暖还在,他就有了继续走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2005年,终于要过去了。而新的一年,正带着未知的风雨与希望,在这温暖的守候中,悄然来临。
喜欢繁花传请大家收藏:(m.xs.com)繁花传五峰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